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33|回复: 0

[求职简历] (教育)想进艺校门先过规则关 多数艺术考生都有“血泪账”

发表于 2010-1-3 12:51: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久前,中央音乐学院一个年近70岁的知名博导,在财色两方面“潜规则”一个女学生后未能兑现其考博承诺。在这个受害女学生到处告状的情况下,博导无奈之下“声泪俱下”地向中央音乐学院纪检部门主动坦白。该事件经媒体披露后,有关艺术院校“潜规则”的话题再次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  七旬老教授“规”钱又“规”色
  日前,中央音乐学院年近70岁的梁姓博士生导师主动到学校纪检部门坦白,承认自己与一名邹姓女学生发生肉体关系并收受贿赂。这一发生在中国最高音乐学府的潜规则丑闻,立刻成为轰动一时的热门话题。
  该教授曾承诺利用关系帮助该女生考上博士却没有能够成功,担心女生将此事曝光出来,故决定主动交代并退回赃款。该教授为中央音乐学院的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教学研究,在音乐评论界很知名,还曾在央视著名栏目《百家讲坛》开设讲座。8月14日,中央音乐学院发言人称该教授为“主动坦白”。据介绍,在今年7月份,该教授携妻子一起来到学院纪检部门,承认自己与一名邹姓女学生发生超越师生的肉体关系,并收受该生10万元贿赂。
  据悉,该女生为了确保考博成功,先给了梁教授5万元作为学费,此后又给他5万元作为上下打点的费用,还承诺如果考上博士,这5万元就作为生活费一并送给梁教授。但事有不谐,最后该女生并没有如愿考上博士,梁教授心里明白学校早晚会知道这件事,所以抢先一步主动向学校做了坦白。事后,中央音乐学院对该教授进行了“取消所有招生、教学和学术权力”的处罚。此后学校也对该女生各项考试成绩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他教授给出的打分还是很公正的,尽管有梁教授暗中帮忙,但并未影响其成绩。
  8月17日,一名女士致电媒体,自称受邹姓女生委托。她说,关于梁和邹的关系、所收取的钱数等情况,校方都未找邹进行调查核实。目前,邹已将相关情况向教育部纪检部门举报。对于两人的关系和具体钱数,这位女士称适当的时候会公布于众,并声称“这里内情很复杂”。
  但是很多业内人士却认为,没有参与作弊的考官们也未必就那么清白。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有多人表示,老教授此次失手的关键,很可能就是因为5万元活动费被他私吞,而没有发放到其他4名考官手中。
  记者致电中央音乐学院,发言人表示,发生这件事之后,学校上下都感到很震惊,而且也很痛心。“学校觉得这件事情况很严重,所以采取了严肃处理。”但学校目前还没有得到其他人“潜规则”的举报。
  涉“潜”艺术院校否认“潜规则”
  艺术院校潜规则现象普遍到了什么程度?今年年初,一个有关潜规则的视频现身网络,而北电、中戏、上戏等多所经常陷入潜规则传言的艺术院校,都不约而同地出面否认存在潜规则。
  今年2月,网络流传的一则“录取潜规则”的视频内容是: 在北京电影学院放榜的当天,一位落榜考生一家三口揭露所谓的“录取潜规则”。考生母亲称,来报考前,孩子学校的老师就已经告诉她,没有30万肯定录取不了。落榜考生也表示不满,称自己能唱会跳,此前已经拍过影片,凭她的条件无论如何也不会进不了复试。北京电影学院针对上述视频进行了反击,称考试中有很多监督系统,不会有潜规则存在。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招生监察领导小组组长介绍,考试成绩采取集体打分,其中初试和二试由3人判分,三试由9至11位副教授以上人员组成专家评审组,判分采取量化和细化的方式。而在考生考完后,由招生监察人员直接将打乱顺序的试卷进行装订,将考号、名字全部封闭,序号打乱后,可有效防止阅卷老师给“人情分”。北京电影学院纪委副书记、招生监察办公室主任王宏民则告诉记者,在北京电影学院以往接到的举报信息中,这种落榜导致家长心理失衡,主观臆断“招生不公平”的情况很常见。
  而上戏和中戏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这些只是网络媒体耸人听闻而已。上戏一位负责人表示,上戏早已建立了相当严密的监考制度和环节。“考试的试题都是从题库中随机抽出的,连考官在开考前也不知道拿到手的到底是什么题目。而且,以前我们只在三试才采用现场录像来记录考试情况,但近几年录像制度从初试便开始实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考生之间的公平竞争,杜绝一切可能出现的不公平现象。”
  多数艺术考生都有“血泪账”
  也有业内人士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潜规则不仅真实存在,而且已经在报考艺术院校的考试中泛滥成灾。
  北方某艺术院校的H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但坚决不愿透露姓名。他表示: “大多数艺术考生的家庭,都有一本血泪账。”据H教授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潜规则开始在艺术院校渗透。考官或者系里有影响力的教授一般手里都掌握几个能考上的名额,但也不是随便一个考生的钱就敢收,因为想交钱的人太多,而且交钱的考生里面也有水平不错的。据介绍,现在要想考上北京的一些名牌艺术院校至少30万。也有不交钱的,例如一个系要收50个学生,前三名肯定不用交钱,那都是尖子和天才,考官是不敢把他们拿下的,总得有人撑门面。
  刚从艺术院校毕业、目前在北京当歌唱演员的小刚告诉记者,他考上的是外地一所著名师范大学的艺术系,他考试时几榜都是第一,但还是在考试前拜师辅导,并且交给了某些关键人物1万多元辛苦费,这样才稳稳地考上了。“当然像郎朗、李云迪这样的天才,就不用交钱了。”
  稳妥地收取好处费的方法就是考前辅导。H教授说: “懂得声乐的都知道,考前辅导你几个月,能管什么用呢?其实什么用都没有,但是你要想考上,就必须去拜师接受辅导,每课时就收取1000~2000元。西北某艺术院校一个系主任,课时费1200元,课时才20分钟,这不是点石成金吗?课外辅导大赚其钱,就造成老师不爱在系里教课,都糊弄学生,或者让自己的研究生代课,自己都去外面教课了,考上艺术院校的学生得不到高质量的辅导。”
  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副院长钱态曾对媒体爆料称,一般每年在艺术类考试前,都会有各种费用高昂的“艺考辅导班”。这类辅导班有的是学校公开举办的,只为在考前对考生进行考前培训;也有院校在职或退休教师私下单独授课或开设辅导班。“老师教学生其实无可厚非,正常地开办辅导班对于学生来说也会有所帮助。但是,在这其中有许多人利用学生和家长的求学愿望,收取高额费用,甚至以‘走捷径’为诱饵,直接或暗示考生家长送礼送钱。”
  有些教师心如毒蝎

  H教授告诉记者一件他目睹的小事: 北京某艺术院校一个二胡讲师在家中对一个山东来的贫苦考生进行考前辅导,价格是40分钟收400元,可是一时兴起讲了一个小时。当考生家长毕恭毕敬从包里掏出装有400元学费的信封放到老师手里时,这个老师看了一眼,随即“啪”的一声把信封就甩给了学生家长。家长慌忙问原因,这个老师说了句: “你看都多少分钟了?”学生家长立即又从包里掏出了400元,总共800元放到信封里交给了老师。“我看到这个学生转身出门时肩膀忍不住抽动着,肯定哭得很伤心。这个老师根本不考虑穷苦的学生和家长来北京求学生活是否艰苦,回去的车费够不够,而只认得钱。有些教师真是心如毒蝎啊。”H教授感慨。
  “你去看看教授们的车与房,就知道他们多有钱了。”H教授说。他表示,在报考艺术院校时,有老师收你钱并且给你办事,那还是属于道德好的。例如他认识的一个在某艺术学院当领导的著名歌唱家,对自己没把握办进去的学生绝对不收钱。还有一些老师在考前采取了失踪的策略,当有学生上门拜访时,这些老师只从猫眼里看一眼,然后回答说自己不辅导,或者让家人把考生劝走。办艺术院校考前辅导班的张先生也向记者透露,据他所知,有些有信誉的老师没把握的不收费,有把握但是万一考生没有发挥好,考试没过的,还有一套退钱机制。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潜规则者都有如此“高尚”的品德。H教授说,有些艺术院校老师收了钱只能保证你专业课能通过,但是考生文化课不过,没考上,他收的钱照样不退。而且你明年要是再考,还得向他再交钱。
  小刚则告诉记者: “考上的考生有时还得被继续潜规则,我们学校的一些女生考上后还得继续给老师当女朋友,还有的被老师拉到外面去陪酒,或者被老师带到北京看演出,说是开眼界,其间老师对女生动手动脚,极其无耻。”小刚和H教授都指出,外地一些艺术院校潜规则现象比北京更严重。


来源:大河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