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也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迈誓言,只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矿山发展兢兢业业干事,勤勤恳恳工作,他就是公司2015至2016年度“十大功臣”——松藻矿机电二队员工黎明宗。
“他工作积极、主动,特别善于动脑筋。”提起黎明宗,该队队长赵剑对这位爱将赞不绝口。去年三区箕斗上山安装时,有的锥形配件需要烧焊后在车床上进行精加工。由于有锥度,加工时不易夹稳,导致配件加工时间长,加工速度慢,严重制约了安装进度。为了提高加工速度,黎明宗通过对配件形状的仔细观察,建议将车床四个夹爪的其中一个去掉一节,通过此种方法试验,四个夹爪对配件夹的部位不一致,从而把配件夹得十分牢固,有效保证了此类配件的加工,使安装得以顺利进行。
随着矿井皮带运输连续化的使用,皮带托辊轴的加工也得批量生产。而在对托辊轴进行钻孔时,需要进行划线、打样冲眼、角尺靠等,不但工序多、速度慢,而且质量不能保证,因为两个钻孔必须同心才能有效使用。怎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黎明宗又开始动起了脑筋。经过认真琢磨和思考,他向连队提出了加工一个外形为四方的轴套模具。即根据需要加工的托辊轴尺寸要求,在轴套上钻两个孔。钻孔时,只需要将托辊轴放进轴套内,沿着轴套孔钻进即可。钻进另一端的孔时,在已钻好的孔上插上插销,这样就能避免钻孔时轴转动,从而保证两孔的同心度。据统计,以前加工托辊轴钻孔每班最多只能加工20根,而采取四方轴套模具加工后,每班可加工100根,最多时可加工150根,不仅减少了工序,节省了时间,工效提高5倍以上,而且极大保证了配件质量。
据了解,最近一年多时间,黎明宗还成功研制了铣方头模具、装配拱形支架抱箍模具、冲方模具等,极大提高了产品批量生产的工效,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动力。
黎明宗不仅爱钻研,而且他独特的车工技术也得到大家认可。6#+335水平2米绞车集电极磨损严重,无法使用,影响了矸石和材料的提升,必须对集电极进行堆焊处理,精度要求极高,光洁度工差必须控制在1丝以内。这个时候,大家又想到了高级车工的黎明宗。最终他不负众望,利用自己高超的车工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让绞车集电极得以恢复使用,而且使用情况非常不错。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随着大批技术好的老员工退休,关键技术断档、脱节。为了不让自己的技术“后继无人”,他不遗余力主动培养年轻人。他认为,只有把技术种到“地里”,才有可能“发芽”。在他的帮带下,机电二队的青年员工成长迅速,顺利完成技术力量的接替更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黎明宗先后多次荣获公司岗位技术能手、十佳班组长等荣誉。面对未来,他表示将一如既往,为企业的扭亏脱困再立新功。
图为黎明宗正加工物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