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3|回复: 1

关于精准管理法若干问题思考

发表于 2016-7-20 13:29: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宋开荣

  今年初,在研制完成企业工作目标的若干重要举措时,作为企业管理者的笔者就曾提出:“要明确目标,坚决推行目标管理法,创造性地推行精准管理法。要使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考核,要做到目标精准、措施精准、行为精准、结果业绩精准、考核奖惩精准。”在此对精准管理法的若干问题进行一番较为系统的阐述,以此作为创建企业精准管理法的基本框架和依据。


  精准管理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我们把基于科学管理的泰勒制、系统管理、日本的“精益生产”、德国的“精益管理”以及香港政府的“精准行政管理”、刘先明的“精细管理工程、目标管理”等作为精准管理的理论基础。


  我国著名管理专家陈向航在其5R管理系统中率先提出了管理精准化的概念。他指出:精准化管理是一个以量化管理为基础,以不断改进为循环,以项目团队为单元的管理营运系统。管理学博士周卫民则将精准管理定义为:“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产品或服务(劳务)满足客户合理的消费需求,相关利益各方获得合理的价值回报。”


  我们认为,精准管理可以更为精准、简洁的定义为:精准管理就是采用精准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对管理对象以及管理全过程进行精准管理,以达到精准目标的实现的一套管理方法或体系。


  “精”主要指简化、易操作,让目标和结果之间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风险成本等不断降低,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结果质量;“准”就是指结果定义的清楚,比如各种管理问题的真正原因、解决措施、行为方案、责任归属等;“化”就是要量化、细化,可操作化。


  精准管理的基本内涵与原则


  精准管理的基本前提或要求表现为“精”。“精”主要表现为:在思想上、计划上要周密;在行动上要去粗取精,要细密,精打细算、精耕细作、精雕细刻;要深入实际、用心专一,要专业化,鼓励精通,反对博而不精;要追求完善,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精准管理的目标要求表现为“准”。“准”主要表现为:管理的依据要准;管理结果的参照物要准;管理标准、法则要准;管理对象要准,管理过程要准,管理手段或方法要准,管理结果要准确无误。


  目标导向原则,是精准管理的最根本的原则。目标性、目标导向性也是精准管理最基本的前提,没有目标性,何谈精准性?精准是为目标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目标。


  以“高效率、高效能、高质量、高效益”的“四高”原则,是精准管理的根本要求。管理目标必须通过精准管理来实现。精准管理必须达到“高效率、高效能、高质量、高效益”的“四高”根本要求。这就是——工作高效率、管理高效能、产品高质量、经营高效益。


  精耕细作、精益求精原则。注重细节,精细、精细再精细,是精准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没有精细就不可能或很难有精准,但仅仅有精细或仅仅停留在精细上,不去追求精准,则是舍本求末,只有在精准目标下的精细才是正确的精细。同样,注重精专、精益求精也是精准管理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没有专业化,就不可能做到精通,没有精通就不可能追求卓越。


  精简原则。我们推行精准管理,不是要把现有的管理复杂化,而是要在现有管理的基础上,削繁去冗、精干简化。所谓精简,就是人员要精,管理方法要精,管理制度要简,管理流程要短,管理过程要精,管理层次要简,管理体系要精。精简也是精准管理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量化原则。量化就是用数据说话,用数据作为依据。量化是为简化服务的,更是为精准服务的。可以说,没有量化,就没有精准,只有大概,若要精准更需要用量化表达。量化是实现精准的必要手段。


  精准管理法的思想理念体系与制度体系


  精准管理法的思想理念体系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价值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


  2、思维观。精细缜密、精确无误的思维导向。


  3、行为观。精斟细酌、精雕细刻的行为观。


  4、文化观。精细为基、精准为果的文化观。


  5、成就观。“零失误”、“零缺陷”、“零失败”、“零事故”等为主的百发百中的成就观。


  管理制度是管人管事的重要依据,所以,管理制度必须要实现精准化,即制度条文要用词简洁、明了、准确,描述细致、严谨、科学,同时具有可操作性,并且可依情况的变化而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与更新。管理制度的精准化要体现出规范化、标准化、数量化、流程化、图表化、形象化。


  精准管理法的方法体系


  要想实施精准管理法,要想使管理达到精准的目标,必须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好的方法就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为了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提高解决问题的工作效率以及成功率,选择好的方法就是管理者首要的工作。根据我们多年来的企业管理实践和企业管理工作的发展要求及需要,我们认为构建精准管理的方法体系应包含以下的管理方法和工具:


  目标管理法:这是为了有效地实现既定目标而采取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管理方法,强调的是管理的目标性;精细化管理法:细节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这是一种强调管理细节的管理方法,这是推行精准管理法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量化管理法:量化管理法是为目标管理法服务的,量化管理法就是在进行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对每一个关键路径上的重要决策点进行量化管理的一种方法。同时,量化管理也是为精准管理服务的;二八法则,即20/80管理法则:这是针对众多的、纷繁复杂的管理现象,如何辨识管理的少数,集中精力抓主要矛盾的一种有效方法,这也是推行精准管理的有效方法;ABC分类管理法:也是推行精准管理法的有效方法之一。二八法则是在完成抓主要矛盾方面的精准,ABC分类管理法是在二八法则之上的进一步精准,在诸如客户管理、物资管理、库存管理、设备管理以及员工管理方面被广泛运用;木桶管理法:这是发现并有效解决企业短板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推行精准管理法的有效方法。因为,只有精准地发现企业的劣势及比较优势,才能精准地扬长避短,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系统工程管理法:系统工程是以科学的观点和现代数学方法,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组织与管理,使其在总体上达到最优的目标,即以系统整体出发,达到实现系统目标的总体效果最优和实现系统目标的方法、途径最优。


  精准管理法的技术手段体系


  电子技术支撑体系:现代企业已经无法离开电子技术,同样,没有电子技术的支撑与运用,就无法推行精准管理。


  网络技术支撑体系: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对信息技术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网络技术在企业获得更多的信息支持,员工也同样获得更多的信息支持,企业与员工信息的对称性会大大增强,同时网络化技术还有利于企业组织的扁平化改革,网络技术使各种信息流传递更快、更准、更高效,所以网络化技术是当前推行精准管理法重要的技术支撑。


  数据技术支撑体系:企业生产经营及管理要产出大量的信息流、数据流,企业越大这些信息流、数据流就越大,这些数据如何收集、整理、筛选、存储、检索、加工、分析、运用呢?靠传统的办法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化的企业管理的要求,必须要有大数据库以及大数据技术的支撑,推行精准管理法更需要大数据技术的支撑。


  智能技术支撑体系:现代工业大生产要想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管理,必须要有包括智能设备、智能工艺、智能自动化控制、智能分析与决策在内的智能技术支撑体系,不然就会离精准管理很远,或者说根本谈不上精准管理。


  精准管理法的管理过程体系与管理模型


  管理过程精准化是精准管理法的重要环节,将企业内部的各种管理流程、业务流程、工艺流程以及组织机构进行企业流程再造与优化,是进行管理过程精准化的基本前提,只有将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都纳入精准管理的范围内实施精准管理,才有可能实现精准的管理目标。


  精准管理法同其他管理方法不一样,不是一种单一的管理方法,而是一种集合管理法。它是为了精准地实现精准管理目标,是最先进的管理理论的集合,最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理念的集合,最先进的管理方法的集合,最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的集合。因为,世界上没有人只采用一种理论、理念、方法、手段等能将所有的管理对象做到精准,同时特有的理论、理念、方法、手段等只适合于特定的管理才能做到管理精准。再者,所谓精准也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所有的理论、思想、理念、方法、手段都要与时俱进,精准是我们始终不渝的目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精准管理法是一个系统的管理方法,仅靠某两个方面的支撑很难达到精准管理的目标,只有将精准管理法各方面的子系统统一于精准管理法的大系统,各个分系统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同时,只有充分发挥精准管理法各子系统的作用,才能使整个系统发挥作用。另外,各系统间既是相互联系的,也是相互影响的,只有各系统间相互协调作用,才能使整个精准管理法的全系统作用最大化,效能最大化。    


  (作者系湖北襄阳泽东化工集团董事局主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5 08:18:17 | 查看全部
各系统间既是相互联系的,也是相互影响的,只有各系统间相互协调作用,才能使整个精准管理法的全系统作用最大化,效能最大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