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84|回复: 1

重奖考录公务员,火上浇油为哪般

发表于 2010-1-4 20:33: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考上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奖励6万元,考上广西区直机关公务员奖励3万元,考上桂林市直机关公务员奖励1万元……2010年新年伊始,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正式实施的对考上公务员的恭城青年进行奖励的政策,一经推出,便引发各方争议。(1月3日《南国早报》)

  打着“增强青年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旗号,拿着“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层次”的文件,花着动辄上万的奖励资金,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俨然将“公务员”这一职业供上了就业的神坛。这让很多人不是滋味:只奖励考上公务员的,而对从事其他行业者却并不奖励,这容易让人感觉仿佛只有考公务员才是正道,才有出路。

  这样的想法很契合当下不少人的就业心理。在转型期间的社会,在市场经济让未来充满各种变数的时代,稳定成为了一种价值追求。如此语境下,工作体面、收入稳定、福利待遇好的公务员,就正符合人们追求稳定的心理诉求。“国考热”便在这种对稳定价值的追逐中应运而生。

  只是,当地政府在给“公务员热”火上浇油的同时,不知是否也想到过,这种将就业渠道的引导仅局限于公务员,是否正是一种人才就业观的倒退?当这些受过系统知识训练的精英不是被引导进入市场去创造财富,反而被鼓励拥向分配财富的公务员官场,这不仅无助于社会总体财富的创造与积累,反而将多少棱角分明、才华独具的人在官场的温水慢烹中被抹杀?这种鼓励最终将造就人才的双重损失。

  不仅如此,对公务员考录的奖励还要按级别的高低严格排序、分别对待,这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在官场小说中处处流露的乡党网络潜规则。在这种情境下,重奖考录公务员就不只是一种物质激励,还是一种弥漫于官场的关系网络的期权投资,更是当地官场潜在的一笔人脉财富。正如一些网友所说,无非是为了“上头有人,好办事”。所谓按考录级别高低进行奖励,埋下的也不过是权力网络按层级铺设的人脉伏笔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5 21:50:51 | 查看全部
观点很鲜明、有力量,学习了!谢谢版主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