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7-21 17:16:09
|
查看全部
第四,你的下属信任你吗?
下属对上司的信任更多体现在执行力上,执行力和信任是紧密相连的,如果员工不相信你,怀疑你做的决定,在执行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坚决,效果自然打折扣。
如何获得员工的信任?有三点:首先,在专业上显示突出的能力;其次,有比较长远的眼光,让员工觉得你有足够的能力带领大家朝一个正确的方向上走;最后,有很好的沟通能力,从而让目标和计划能为大家所了解。
信任是很难获得的,也很容易被破坏,它需要长期耐心的呵护,需要上级做到言而有信。虽然获得信任需要花费很多的努力,但一旦得到大家的信任,在内部指令的执行上就会减少障碍,内部运行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第五,你经常鼓励你的下属吗?
员工的工作总是会有起有伏,鼓励员工也就意味着在员工工作出色的时候,不要吝惜表扬的语言或行为。员工需要的不只是物质上的鼓励,很多时候,精神上的鼓励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其实,表扬员工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一句“干得不错”或热情地拍拍员工的肩膀都能达到鼓励的效果。除此以外,鼓励员工还表现在给员工更多的工作机会,让他们参与到更重要的工作中来,这也许是对员工工作最高的肯定了。
除了在工作出色的时候给予必要的鼓励外,在员工工作遇到挫折的时候,也要给员工一定的鼓励,不要让员工灰心丧气。不要因为业绩的下降严厉批评员工,有时候失败的原因不一定是员工不努力,很多外部因素都会对业绩产生影响。在业绩不好的时候,更需要大家团结一致,努力改变被动的局面。
第六,你如何教员工做事情?
当员工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寻求主管帮助时,有些主管就会手把手教手下怎么去完成工作。长此以往,会养成员工对主管的依赖性,主管则把很多时间浪费在具体操作上,长此以往,还会对手下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对员工来说,也没能提高工作能力,由于工作没有完成好,还会挨领导的批评。正确的做法又是什么呢?
出现这种状况时,身为主管,应该好好想一想,也许问题并不在员工身上。很多主管喜欢直接告诉员工如何把事情做好,这并不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否则一旦某些情景产生变化,哪怕前后问题根本没有很大的区别,员工就又不知道怎么去解决问题了。帮助员工解决问题不如教会员工处理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员工自己去思考,要相信员工的学习能力。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员工就知道该怎样去思考去解决了。
第七,如果员工能力出色,你愿意培养他吗?
员工的能力提高了,或者你发现新加入的员工能力非常出色,你愿意给他机会培养他吗?当你脱口而出,说“没问题,应该为公司培养更多的优秀员工”的时候,是否想过,如果今后该员工可能威胁到你的位置,你还会一如既往地表示赞同吗?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调整主管自己的观念,要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让有能力的人承担更多的工作与责任;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采取一些制度来鼓励这种培养员工的行为。这是从机制上解决内部协调的问题。
有些公司有这样不成文的规定,一个主管没有从自己的部门中培养出能接替自己工作的后备人才,他就不会有机会晋升。这种不成文的规定,既能够解决主管因为自己的私心不愿意提拔优秀员工的问题,又帮助企业从实际操作上解决了后备人才计划和存储的问题,一举两得。
实行了这种规定,会给各级主管带来一定的压力,把培养优秀人才当做是自己的一项日常工作,而不是不甘心不情愿地去完成这项任务。同时它也给各级主管一定的保障,让他们自己也能从提拔优秀人才的过程中获益,而不仅仅是只为企业做嫁衣。双方结合,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第八,如果员工能力不够,你怎么办?
该如何处理那些在评估中一直处于末位的员工?“末位淘汰法”并不适合所有的企业,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做支持。开除那些能力不够的员工并不能保证留下来的人提高业绩,而新人也需要一个熟练的过程。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新员工都能适应企业的文化。
那么企业应该怎样对待工作能力比较差的员工呢?首先,企业要给予这些员工相关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能力,以便他们能够很好地完成工作。其次,如果员工实在无法胜任本部门的工作,可以与他多做沟通,发现他的长处,然后再观察企业内部是否有合适的职位能让他发挥自己的特长,这类员工的优势在于他们比较了解企业内部的各种情况,在新的岗位上不需要太久的时间去适应新的工作和人际关系,降低磨合成本。最后,如果企业不想采取以上方法,那么在解雇员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其他员工的影响。不要让员工觉得开除是企业解决问题的惯用方法,这样会给员工带来负面影响,增加大家的压力。
不难发现,这8个问题其实代表了企业对员工进行的人性化管理。借用一句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人才是企业重要的资源,对于人才的管理要有针对性,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办法。优秀的人才往往有其独特的个性,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区别对待,找到他们性格中的特点,依靠平时的沟通和鼓励留住他们。金钱未必能打动人的心,但坦诚的沟通和交流能让人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快乐。面对这么多不用花钱却能留住人才的方法,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