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3|回复: 0

妻子的“脸面观”

发表于 2016-7-22 10:50: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该做的坚决做到,不该做的坚决不做,不含糊、不越线、不变通,才能赢得基层群众的尊重和信赖这个最大的“面子”
  
  女人总是爱惜自己的“脸面”,从她们对于化妆和护肤的热衷中,就可见一斑。我的妻子是个典型的90后党员,对于“脸面”一事,她却有自己的看法。
  因为工作的关系,今年我被组织上派到北京挂职锻炼,这个消息在农村的亲戚中炸开了锅。那几天,家里来客络绎不绝。有来探望的,有来祝贺的,有来为儿女找工作打听消息的……在他们的眼里,我就是那个传说中的“邻居家的孩子”——从小好好读书,考上名牌大学,进入机关工作,现在又要到京城发展了,仿佛是极其荣耀之事。所以,也纷纷请托我帮忙这事那事。我明知不可能办,但又碍于亲友的情面,不敢拒绝。正在左右为难之时,妻子跟他们拉起了家常,道出了实情,帮我化解了这些难题。我觉得面子上有点挂不住,她却一脸严肃地对我说,有的时候,该不留“情面”把话讲清楚,既是为了自己好,也让亲友们知情。
  初来乍到北京,偶尔会跟妻子在电话里抱怨,工作和生活环境都变了,自己有点不适应。有时候工作上遇到困难了,会放不下脸面去求助。电话那头,妻子沉默半晌,她说,“死要面子活受罪”。你自己受罪倒也罢了,万一干不好工作呢,这不耽误事儿嘛。一个“面子”有啥好放不下的,活干好了,问题解决了,才是你最大的“面子”。别将所谓的“面子”变成逃避躲懒的借口。
  前阵子,小儿得了急病,高烧39度,家人很着急,妻子怕我着急分心,自己从网上预约了儿科门诊,也没有借我的“脸面”到处请托。倒是儿科的医生听说我是公务员,在外地工作,妻子又一个人带娃,不仅认真给孩子仔细查看,还对妻子说,像我这样的年轻公务员,要尽可能多倾听来自基层百姓的声音,这样才是一名好干部。妻子电话里兴奋地对我说,她挺为我骄傲的,这才让她倍儿有“面子”。
  这几件有关“脸面”的小事不禁让我沉思。中国人是最讲面子的,林语堂曾经说过,“在中国,脸面比任何其他世俗的财产都宝贵。”党员干部如何对待“面子”的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辩证看待为官“有为”和“有畏”。
  “家有贤妻,则士能安贫守正。”很庆幸我有这样一位贤妻,她不追求刻意的涂脂抹粉,更爱精神层面的“素颜”,不仅助我“前线”建功,还帮我守好“后院”。她的“脸面观”给了我“有畏”的警醒,时刻提醒我“知敬畏、明底线、守规矩”;也时时激发我“有为”的斗志,冲破“面子”的束缚,把责任始终扛在肩上,把“初心”永远放在胸中。
  “脸面”的事情绝非小事。诚如作家莫言所说,“一个人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就像一个人知道自己的脸面一样,这是最为清醒的自觉”。该做的要坚决做到,不该做的坚决不做,不含糊、不越线、不变通。如此,才能赢得基层群众的尊重和信赖这个最大的“面子”。
  (作者为全国政协办公厅秘书局挂职干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