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有岗位技能,有专业知识,作为一名称职的员工算是不合格的,必须再加一项知识,应急知识的运用,才能体现员工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工作在一线的员工,或多或少见证了一些伤害事故的发生,在事故发生后,处理伤情、运送伤员几乎搞不懂,最终导致工友二次伤害,让死亡数字一再扩大,其缘由是:应急处置知识没有作为一项技能加以重视导致的。1月3日,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掘进622对6名员工以“应急处置”专业技能验证了一切——
地心深处大救援,赢在时间+方法
【蒲德贵 张明英 图文】
“有工友受伤了,快来救救他吧!”1月3日,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抽放队员工宋儒强撕心裂肺呼救声,打破了千米井巷深处的宁静,距离300米外的掘进622队的6名员工、安全科的安全员、安瓦队的瓦检员得知消息后,放下手中的工作自发组成救援队,兵分多路,在第一时间赶到救援现场,以赢在“时间+方法”的救援行动,从死神里夺回了工友雍林武危在旦夕的生命。
救工友,千米井巷发求救电话【小标】
1月3日17时47分,正在北三区+310总回风巷道进行瓦斯钻孔施工的雍林武被装卸钻杆的固定扳手弹出击中了颈部,出现昏迷状态。
“小雍!小雍!你怎么了……”宋儒强一阵急促呼喊声后,仍不见工友有反应,见状不妙的他意识到救助工友的重要,一边对着数百米巷道发出求救声,一边用矿灯对着巷道中央急速的闪动发出求救信号,三步并成两步的他冲向了300外向地面打求救电话。
四面出击,救助工友赢在时间快【小标】
“喂!我是抽放队北三区+310总回风巷施工的钻工宋儒强,工友被扳手弹出击伤颈部,请救护队前来救援……”宋儒强的话音刚落,正在从事运输工作的掘进622队李泽刚、冯文启感觉不妙,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沿着北一区1号回风下山冲向事故地点。
不到3分钟,李泽刚与冯文启穿越了100多米平巷,翻越了23度的35米陡坡,再躺过积水20厘米深的50多米巷道,跑到到了出事地点,仔细查看了受伤工友的情况。
“天呀!这伤不轻,赶快组织人来增援。” 他俩意识到事态不妙,李泽刚又一次告诉一同赶到现场的冯文启,从反方向跑到了500米外的5号瓦斯巷施工地点的掘进622队向工长李尚超报告了现场情况。
“工友们,抽放队的工友受伤了,赶快去救援。” 正在工作面施工的工长李尚超带领工友兵分多路,分别从5号瓦斯联络巷、6号瓦斯联络巷、北三区+320运输大巷向北三区+310总回风巷冲去。
5分钟后,安全员李秀龙、安瓦员刘章培、掘进622队蒋家元、李尚江、马斗洪加入到救援队伍中。李泽刚、冯文超、李尚超灵机一动,找来风筒布和四根重达100多公斤的钻杆加工成临时担架,按照正确的救援处置方法把受伤工友平移到担架上。
15分钟后,多单位、多路员工组成的救援护送队,经过23度、25度的2道100多米的斜坡,穿越了1000多米平巷乘坐电机车,与前来接应的救护队回合,为救援赢得了一分一秒的时间。
方法对了路,多路救援互动成功【小标】
从井下3000多米,9名工友的临时救援,再经过地面10公里的救护队、医院的救援大转战,40多分钟,受伤工友雍林武在掘进622队、安全科安全员、安瓦队安瓦员护送下,在救护队7名队员的接应下,被安全送到了重庆能源集团松藻医院进行抢救。
回忆起救援过程,第一时间冲向救援现场的李泽刚说:“这次救援行动好在工友们的齐心协力赢得了时间。”蒋家元更是激动不已地告诉笔者,“救助工友,要做到心中有数,懂得施救方法,才能避免更大的伤亡事态不再扩大。”
据了解,近20年来,蒋家元参加了多次救助受伤工友的行动,凭借救援应急知识,在死亡线上挽回了一名名工友的生命。杨昌勇、杨基才、江华等工友在遭遇生命危险时刻都得到了他的帮助,每一次救援成功为他沉积安全救援的经验和方法。
4日下午,安全副矿长陈军赶到了掘进622队,对参与救助工友的蒋家元、李尚江、马斗洪等表示了感谢。他说:“这场生命大救援,好在掘进622队员工的快速反应赢得了时间,好在施救方法得当挽救了工友的生命,值得全矿员工学习。”
有领导的表扬,掘进622队参与救援的员工异口同声地说:“时间就是生命,方法就是效率,救助工友是我们的责任。”掘进622队队长邹开华说:“我队的一百多号员工,他们都学会了应急处置的方法,有备而来的安全生产就是保障。”
图片说明:
蒲德贵100105-1: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掘进622队员工参与救援线路图。
蒲德贵100105-2: 掘进622队参与救援员工讲述应急处置经过。
蒲德贵100105-3:李泽刚讲述正确救援方法。
蒲德贵100105-4: 安全副矿长感谢参与救援的掘进622队员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