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7|回复: 3

纯电动车电气安全技术

发表于 2016-7-24 11:52: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纯电动车电气安全技术

作者:安全管理网 来源:安全管理网 点击: 5  评论:0 更新日期:2016年07月23日

高压电气系统:
          包括-动力电池组、电机与控制器、动力转向油泵电机、空气压缩机电机、空调压缩机电机、车厢电暖气、暖风除霜器、电源变换器等。
        动力电池组分别采用锂电池和铅酸电池。额定电压:388V, 锂电池容量:360Ah,单只电池3.6V/90Ah,3只并联为一组,104组串联。 铅酸电池容量:255Ah,由32只12V/85Ah铅酸电池串联为一组;3组并联。全车电器的输入电源均为动力电池组
        l 安全措施与安全装置:
        一.安全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
        电动车与其他乘用车一样,同是运送乘客的交通工具。但是,电动车的安全问题更为重要。他关系到电动车的命运。其它很多车辆同样存在安全问题,例如 :内燃机车辆的油箱和气罐、天然气瓶;无轨电车、地铁、轻轨的供电系统和控制器,都存在人命关天的安全问题。关键是如何防范。如何将危险程度降至最低。那些已经形成产品的车辆,他们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安全措施;而且仍在不断改进。电动车若想与其它车辆并驾齐驱,安全问题必须从源头做起,提高设计质量、完善工艺流程,处处体现安全第一的原则。
        2.确保人身安全与系统安全:
        电动车的安全包括人身安全与系统安全。在制定安全防范措施时,人身安全是优先级的。即使发生不可预见的事故、系统崩溃,也要保证人身安全。系统安全也很重要,没有一个安全可靠的系统支持;电动车还不如一驾马车。因此,建立健全一整套闭环监测控制系统是完全必要的。有条件时可配置备用系统,发生故障可以自动切换。使系统安全处于万无一失。
        3. 参照有关电动车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从系统设计到部件选型、加工工艺、质量检验;都按相关标准执行。
      
        二.安全装置:
        1.蓄电池分组串联,每组电压≯96V并配有熔断器,发生意外短路,可切断电池之间的连接。
        2.动力电池组的输出端装有直流接触器,受控于驾驶员和安全检测讯号。发生故障时,可手动或自动切断动力电源。
        3.车用电器与电池组之间有过流自动分断的快速开关,驾驶员也可以执行手动闭合与分断的操作。当负载电流大于快速开关的设定电流时,可自动切断电源。
         4.各分路用电器分别串联快速熔断器和接触器,用电器发生过流或短路时,熔断器自动分断。驾驶员不直接操作高压电器,所有开关均为低压控制。
         5. 无论是锂电池和铅酸电池都安装了信息采集和冷却风扇自动控制系统。每只电池电压、每个电池箱温度、总电压、总电流、剩余电量均可通过仪表板显示器随时显示上述信息。电池组采取双线制连接。无论是用电器还是电缆与车身之间是绝缘的。所有用电器的工作状态均通过CAN总线输入整车控制器,通过显示器分级显示和报警。提示驾驶员执行安全操作指令。
        6.充电安全装置:
        当充电插头插入车载充电插座时,可自动闭锁电机控制器,使车辆不能开动。
        7.控制电源故障监测:
        低压电源由24V蓄电瓶和DC-DC变换器组成。为全车低压电器和电机控制器提供电源,一旦发生故障会造成车辆停驶。所以,随时监测其工作状态十分重要。故障监测通过多能源管理系统显示器,声光报警;提示司机及时采取措施。
        8.制定了锂离子电池安全操作规范、铅酸电池管理规范、电动车电气部分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电动车使用维护保养规范、外购与自制高压电器的检测标准等工艺文件。
      
        三.整车安全
        解决方案:
        1.主动防撞:在电池箱位置预留缓冲空间、安装防撞立柱;箱门内侧粘附绝缘层。即使发生严重碰撞,可防止电瓶短路。
        2.被动防范:电池箱必须实现快速拆装。电池箱周边必须使用阻燃材料。在电池箱内安装“红外传感器”、“烟雾报警器”,当发生火灾时,温度过高或烟雾太大都能显示报警。
        3.车身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当发生意外碰撞时,“传感器”信号经“多能源管理系统”自动切断动力电源;并声光报警,提示驾驶员迅速停车,打开客门疏散乘客。
        4.动力电池漏电检测报警装置:
        分别监测动力电池组的正负极对车身的绝缘和漏电电流。超过设定值可通过多能源管理系统显示器报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31 21:24:19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李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15:18:00 | 查看全部
         
问好老师,开心快乐,回帖辛苦,感谢支持。幸福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15:18:1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