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2|回复: 2

汽车“三病三痛” 诊疗“精确制导”

发表于 2016-7-26 06:59: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湖南日报记者 唐善理
    通讯员 乐水旺 唐建军
    在永州市近日举办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宁远县杨迪一举夺得“汽车维修”两个项目的一等奖。杨迪在“车身电气系统”、“灯光系统”故障诊断、排除中,以最快速度完成任务,获得在场人员的齐声喝彩。  
    杨迪今年34岁。初中毕业时因父母下岗,他报考了县职业中专汽车维修专业。毕业后,15年如一日,凭着对汽车维修痴迷的追求,杨迪成长为远近闻名的“修车大师”。
    在杨迪的办公桌上,堆放着一摞摞汽车修理方面技术书籍和10多本日记本,书本、日记上都浸满油迹。杨迪调侃:“这就是我15年积累的财富。”
    笔记本记载着一桩桩修理的案例,一件件疑难杂症排除的故事。记者浏览了几篇,记载最多的是机器异响的象声词,马达“哒哒、嘎哒哒”,排气“突、突、突、嘭!呜呜呜”,还有“吱吱、吱吱”的继电器叫声等等。每一种声音记载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杨迪把这些记下来,总结了“看迹象、闻气味、听‘声音+诉说’、试车况”判断汽车故障点的规律。
    一次电路维修装机后,杨迪发现车仍然没法启动。“我和同事检查了一遍又一遍,没有找出症结所在。下班后,大家都走了,我心里依然不踏实,回到车上对照线路图,琢磨、检查了3个多小时,终于排除了故障。车辆启动的那一刻,我感到的不是饥饿、疲惫,而是欣慰。”回忆起那件往事,杨迪笑了。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使他在技术上精益求精。
    为了练就“看、闻、听、试”判断故障的功夫,杨迪曾经一个星期吃住在修理车间,一个星期下来,人都瘦了10多斤;还为查资料通宵达旦加班。
    技术第一,服务至上。杨迪认为,这是一名合格汽车修理工必须有的担当。2015年夏季,有一天晚上10点多,杨迪刚上床睡觉,一台桑塔纳在偏远的瑶族乡抛锚。接到电话后,他二话没说,立即带上工具赶到50公里外的出事地点。由于天气炎热,荒郊野外蚊虫多。一个多小时的检查维修,车修好了,杨迪衣服也湿透了,身上不知被蚊虫叮咬了多少口。返回家时已经是凌晨1时多。
    15年来,经杨迪之手修理的车辆近万台次,为顾客节约开支达200余万元。
    汽车“三病三痛” 诊疗“精确制导”
    杨师傅15年练就一身修车“绝技”
来源:湖南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6 19:20:43 | 查看全部
劳动竞赛版块祝您周二愉快,欢迎快乐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6 19:20:54 | 查看全部
你好.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