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村“小胖墩”需要社会家庭总动员
“食”的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空心化”等多重因素,农村儿童肥胖干预面临挑战,亟待各方形成合力,多措并举。
——家庭总动员,把好第一关。
诸多环节中,最关键的是家长。“6岁儿童处于一个脂肪的重聚期,如在这一时期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可以大大减低儿童以后发生肥胖的概率。父母必须负起责任,指导孩子选择更健康的生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士冯莉说。
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家长应通过学习“食”相关的知识,带动孩子一起学习,交流互动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学校抓落实,食育全方位。
由于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成为培养孩子健康观念的关键场所。刘璐建议,逐步为农村学校配备营养师,负责制定学校食堂营养食谱,指导供餐人员选购、制作食物。同时,在学校开展饮食行为教育,让孩子懂得各种食品有什么营养,有哪些危害,从而自觉地科学饮食,逐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政府设计,形成合力。
业内专家还建议建立国家营养日或营养周,开展食育进农村等活动,加大公益广告投入,发布适宜不同人群的膳食指南。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多的现状,在家庭监管缺失的情况下,政府可通过购买服务,让相关社会组织走进农村,帮助农村孩子健康成长。
来源: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