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7-26 21:32:38
|
查看全部
在“舍得”中完成“鹰的重生”
既然“鱼与熊掌”不能兼得,除了转型别无选择,那么负责任的企业家就应当像驾驶泰坦尼克号发现冰山一样,不能再下达全速前进的命令,也不能让船员们误以为需要保持航速。至于有人提出靠什么抵挡住经济减速,回答应当是将这个问题置换为怎样耐得住寂寞,以度过严寒的考验。当然,如果说转型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利益关系的调整,那么不同的利益主体出现不同的诉求毫不奇怪,这时候更应当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在有所舍弃中统一意志,确保转型目标的实现。
在这里,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是相对于转型与高速发展的两难而言的,即坚持战略调整目标一元化。
在资源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如果说一元化的指导思想表现单一目标决策,那也是别无选择。这并不是说更多的目标指向不对,而是说多目标之间应当有主次,转型决策就是对它们进行必要的排序,有所取舍。简言之,企业进行战略转型时目标应当是一元的,而不是二元或者多元兼顾的。将这种一元化目标落到实处,就应当坚持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具体说来,需要在以客户为中心与以竞争为中心、以“机会导向”与“能力导向”、“扁平式”管理与“金字塔式”管理、专业化与多元化、盈利至上与质量优先等等具有两难关系的目标群中做出选择,不能左顾右盼。惟如此,才能像彭小峰所曾经申言的那样,当好“走出寒冬的先头兵”。
需要指出的是,一元化的指导思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单一的产品布局,多元化的业务开拓作为决策同样可以成为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因为它指的是将一种决策贯彻到底的决心。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对其他目标的割舍并非消极退却,同时包含着积极地创新;甚至可以说,转型就是要通过创新建立新的增长点。作为中国最成功的民营科技公司,华为也遭遇了业绩增长的天花板,在连续十年增长率为20%-30%的背景下,及时从单一电信业务向多元业务经营的转型。2011年的利润下降就是因为华为核心业务从单一平台(运营商市场)向多平台(企业网与消费者业务)迁徙时研发投入的加大,达到236.96亿元,占销售额的11%,为业界最高。华为总裁任正非对于这种布局给予了坚定的支持,并没有因为利润压力而动摇。
坚持转型的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对速度或者增长的“舍得”其实是一种担当。它不是靠眼前的业绩来证明自己管理的正当,而需要在靠质量、靠真正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企业积累后劲中忍辱负重,更能体现企业、企业家的价值。4月中旬,在创业元老全部离开一线高管岗位,蒙牛真正进入“中粮时代”之前,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就在媒体上表示,企业发展一定要以质量为最首要考虑,其次才是规模、盈利等。宁高宁目前“暂不考虑规模与盈利,质量至上”的表态给蒙牛的品牌形象带来了利好。毫无疑问,转变盈利至上的作风,坚持“质量优先”的指导思想有助于消除蒙牛过去的快速发展所形成的潜在隐患,同时意味着更多的投入,比如着力于食品安全体系,优先建立自有牧场等等。做好这些基础工作不能心存侥幸,也需要耐得住寂寞,坚持以人为本,然后才有底气,问心无愧地“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