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一天的休整后,第15届环湖赛于7月26日举行了第九赛段即天水绕圈赛的比赛,最终,上届环湖赛冲刺王马克·孔普凭借超强的平路冲刺能力,以2小时00分13秒的成绩夺得他今年环湖赛的首个赛段冠军。
本赛段全长100公里,共8圈,每圈12.5公里。设有三个冲刺点,分别在第二圈、第四圈和第六圈。虽然本赛段全程海拔在1145米至1193米之间,海拔、道路等状况都较平稳,但受降雨影响,选手在比赛过程中格外小心。
比赛上午9时正式开始后选手并不着急进攻,直到第一圈结束前,才有选手试探着发起进攻,但都未果。最终意大利尼波·维尼凡蒂尼队高利·丹尼尔获得第一冲刺点第一名。第三圈结束后,哈萨克斯坦永远维诺队的阿斯塔夫耶夫·斯蒂芬、伊朗皮氏加曼队哈米德、甘肃队诺伯特·威尔其斯成功突出大团在前领骑,率先通过第二冲刺点。60公里后,一直阴沉着的天空开始降雨,但并未影响大团对领先小组的追赶,最终乌克兰科尔斯队科诺尼科·穆卡娜罗率先通过第三个冲刺点。第三冲刺点过后,蓝衫持有者哈萨克斯坦永远维诺队的比基格托夫·詹道思爆胎后退赛。此时,美国光影队麦卡琴·康纳在大团吞并领先小组后,抓住机会成功突围,但在比赛最后阶段,大团还是将独自领骑的麦卡琴·康纳抓回,最后阶段大团冲刺,马克·孔普以极其微弱的优势获得冠军,意大利尼波·维尼凡蒂尼队马里尼·尼古拉斯、哈萨克斯坦永远维诺队格迪驰·叶午格尼分获二、三名。
本赛段结束后,象征个人总成绩第一的黄衫、冲刺积分的绿衫继续由51号乌克兰科尔斯队布茨·维塔利持有。绿衫方面,布茨·维塔利的冲刺王地位并不牢固。本赛段最大的意外,就是蓝衫的交接。原本身披蓝衫的92号哈萨克斯坦永远维诺队的比基格托夫·詹道思在遭遇爆胎后退赛,之前落后他1分57秒的队友格迪驰·叶午格尼从他手中继承了蓝衫。象征爬坡王的圆点衫早已被台北RTS森地客队的奥尔特加·拉米雷斯锁定,敢斗奖由在本赛段表现突出的美国光影队麦卡琴·康纳获得。
7月27日,2016第十五届“青海农信杯”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将进行本届环湖赛比赛距离最长的一个赛段,第十赛段天水至平凉的比赛,赛道全程240公里,之后将转场440公里抵达银川。
文/图 兰州晨报特派记者 卢伟山
侧记
环湖赛,我们该感谢那些幕后英雄
2016第十五届环湖赛已经赛程过半,各国自行车好手尽显神通,为甘青两省的观众上演了多场完美诠释速度与激情的公路自行车大片,每一站比赛,选手们付出的艰辛与努力自不必多言,他们克服恶劣天气、超高海拔、超长距离等多种挑战,有时候还不得不面对摔车、伤病等意外带来的伤害,环湖赛的每一份精彩,都离不开运动员们的拼搏和奉献。然而,有一群幕后英雄同样为环湖赛的顺利举办而默默奉献着,离开了他们,或许赛事将无法顺利举办,只是,普通观众很难发现体会他们的重要性甚至很难看到他们的存在。
安保人员
作为媒体从业者,每次大赛都会因为拍摄、采访而和安保人员发生不愉快的冲突,但我还是想在这里表明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和尊重——如果没有安保人员的努力,环湖赛这样的多日公路自行车赛几乎没有顺利举办的可能。媒体和安保对立似乎是天然的——媒体总是想更近距离地拍摄,而安保人员总是要将媒体人员控制在距离赛道最远的地方。安保人员和观众之间也偶尔会爆发冲突,有些人在比赛管制期间,非要横穿赛道,安保制止这些人时还经常挨骂,但为了比赛顺利进行,还得劝阻他们。一路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执勤人员都在上午6时就到达执勤地点,而比赛要在10时才举行,假如他们执勤的地点在赛段的末尾,那么预示着他们往往一站就是半天,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他们任务在身,无法回避。这里,我希望所有关心环湖赛的观众都给执勤人员点个赞,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劳动,同时尽量做到文明、安全观看比赛。
环卫人员
环湖赛作为亚洲顶级的公路自行车多日赛事,对赛道的要求颇高,路面上一个细小的石子,可能就会影响到高速行进中的队员,甚至引发群体摔车事故。所以每一个赛段的比赛开始前,街道环卫工人、公路养护人员,都要对自己所辖的区域进行仔细的清理,每一个可能影响到比赛的小石子、玻璃碴等都被仔细地清扫出路面。而遇到突降大雨,道路上的积水或者淤泥,也必须被及时清理,观众看到的只有车手们疾驰而过,但很少有人想到这些保障赛道整洁的幕后英雄,正是他们付出的努力和挥洒的汗水,使环湖赛的精彩成为可能。记者曾经在循化县境内见过提前几个小时来清理赛道,必须等到比赛结束才能回家的环卫工人,在烈日下劳作了几个小时的他们,在车队经过时,还不忘为车手欢呼加油。我们能做的,除了内心的感动,也只能是给他们几瓶水和一点简单的配餐。
器材人员
车手们在赛道上行进时,每隔一定的公里数,都会有醒目的路牌标出,冲地点距离、爬坡点距离、开始爬坡公里数、前方弯道等路牌在赛道里非常精准地摆放着,让车手们在比赛中心中有数,合理分配体力的同时,也不至于发生走错路这样的意外。可观众们或许不知道,这些路牌都是谁人于何时摆放。他们就是辛苦的场地器材人员,他们于每天凌晨4时出发,沿途丈量赛道,在每一个地点摆放该摆放的标牌,一直到终点的冲刺拱门的设置。而他们并不是一组人员,另外一组跟在比赛收尾车的后面,当骑行队伍全部通过时,他们又一路跟随,将这些标牌搬上车。每一个赛段,都是如此重复,其辛苦可想而知。
各种裁判
公路自行车赛事的裁判有多种,他们承担着不同的职责,既要保障赛事顺利完成,还必须使比赛结果合理公正,他们也是非常辛苦的。主裁判就是那个永远跟着大团、上身从汽车天窗里伸出去的人,他负责监视大团按照比赛规则前行,同时有权利决定媒体摩托可否超越大团。还有一些裁判要乘坐摩托车追击第一集团,并告知他们领先大集团的时间。很多观众可能看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大团车手总能在比赛的最后时刻追上领先集团,为什么他们计算得那么精准,这当然要归功于他们平时训练有素,但更重要的是,不断有裁判提醒他们前方车手与他们相距的时间,只有知道了时间,才能通过控制自己的速度完成追击。无论刮风下雨,裁判都必须呆在摩托车上一路前行,为了比赛顺利进行,可谓是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
此外,新闻媒体的辛苦付出也不能不说。环湖赛影响力的传播,离不开媒体,当然更离不开媒体人,正是他们持续地将环湖赛相关的文字、图片和画面向全国乃至全球传播,环湖赛的影响力才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提升。
兰州晨报记者 卢伟山
来源:兰州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