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9|回复: 1

未来 中国可让普通人不训练也能上太空

发表于 2016-7-28 06:45: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7月6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研发中心与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11所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展“组合动力飞行器技术”研究的协议,开始在“组合动力飞行器”这一尖端领域协同攻关。这项听起来如此“高大上”的技术其实和老百姓密切相关,它可以让普通人不训练也能上太空。

“组合动力飞行器”是什么

据火箭院组合动力飞行器技术研究中心设计师杨旸介绍,“组合动力飞行器”是集成涡轮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多种动力的飞行器。未来,它将代替“一次性”火箭,实现可重复的天地往返航天运输。

普通人为何不训练就能“上天”

在我们的印象里,航天员执行飞天任务,必须进行多年的严苛训练……为何乘坐“组合动力飞行器”,就不用训练了呢?

杨旸说:“目前,各国开展载人航天活动,使用的都是单一的火箭动力。火箭‘力气’大,加速快,技术相对成熟。”据介绍,也正是因为加速太快,航天员的身体要承受超过体重数倍的过载。

因此,航天员大多选自身体素质极高的飞行员。不但如此,他们还要再进行复杂而漫长的训练,才能胜任航天飞行任务。



来源腾讯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8 06:46:18 | 查看全部
那么,使用“组合动力飞行器”开展载人航天活动,有何不同呢?

杨旸介绍,“组合动力飞行器”由于集成了多种发动机,可以在起飞时使用飞机上常用的“涡轮发动机”或小推力的火箭发动机,当飞行器达到一定速度后,再使用需要初始速度的冲压发动机,最后在大气稀薄的地方点燃火箭发动机,实现入轨。

这样一来,变火箭发动机“单手搏击”为多种动力“组团太极”,从而实现缓慢加速,使过载降低到普通人也能承受的范围。

可在普通机场水平起降、可重复使用、安全性大大提升

杨旸介绍:“‘组合动力飞行器’在大气层内使用涡轮发动机,这样就可以使用大气层中的氧气进行燃烧。而各国现役载人火箭在大气层中还要携带沉重的氧化剂,两者相比,效率高下立判。”

他说,“组合动力飞行器”还可以像飞机一样,在普通机场水平起降,既能使航天发射不再“挑剔”发射场的条件,又为飞行器的可重复使用奠定了基础,使航天活动的成本大大降低。

更重要的是,“小火慢炖”的“组合动力飞行器”告别了传统载人火箭“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悲壮,即便加速中出现问题也能稳稳地飞回来,使载人航天活动的安全性得到质的提升。

既能载人也能载星

杨旸说:“能载人航天,肯定也能发射卫星。不过,由于‘组合动力飞行器’的集成度高,技术难度极大,所以实现实用飞行尚需时日。此前,美、欧等国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工作,我国以火箭院为代表的中国科研机构、高校也正在这一领域发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这些未受过严苛训练的普通人也能乘坐中国的‘组合动力航班’飞向太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