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昨日,人和消防特勤训练基地,消防员在水中奋力操作浮艇泵。 本组图片由首席记者 钟志兵摄 |
|
 |
↑带氧奔赴“火场” |
|
 |
↑快速装卸消防器材 |
昨日,在人和消防特勤训练基地,2016年全市消防部队装备技能竞赛决赛正式举行,15支代表队共计60人展开激烈角逐。记者了解到,全市消防正在推行国内最新的车祸救援技术规范,消防员被要求救援时要始终和被困者保持言语交流。 |
最快2分20秒破开一扇车门 |
记者了解到,此前,全市消防部队27个支队代表队、17个大队代表队经过片区预赛选拔,最后沙坪坝、万州、黔江、九龙坡、合川等15支代表队共计60人入围2016年全市消防部队装备技能竞赛决赛。 |
昨日,决赛在人和消防特勤训练基地举行。比赛项目有7个,包括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无齿锯拆装与操作使用等。 |
市消防总队装备运输处副处长肖琦介绍,参赛器材基本都是消防部门出警常用的,比如车祸救援,熟练的消防器材操作员最快只要2分20秒就可以破开一扇车门。 |
最终,特勤、永川、北碚3个支队获得了所有的单项冠军,特勤支队还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 |
新技术规范要求“救人第一” |
周斌是渝中消防支队大坪中队的装备师,他参加了无齿锯拆装与操作使用的单项比赛。 |
“面对伤员安全和城市交通的双重压力,车祸救援对于消防员的考验不小。”周斌说。 |
记者了解到,6月底开始,全市所有的基层消防中队抽调消防员参加公安部消防局统一在国内推广的车祸救援技术规范学习。这种全新的车祸救援技术规范借鉴了欧洲车祸救援经验,要求消防员在车祸救援中先保人员安全再讲快速,除非伤者在几分钟内不救出就会有生命危险,否则消防员不能一切了之。 |
市消防特勤支队参谋刘先扬参加了在福建福州举行的首期培训课程,他说:“欧洲这种技术规范已经推行了60多年,车祸发生后,救人是第一位的,即使造成了堵车,也是救人第一。” |
先观察周边再给汽车断电 |
据介绍,根据这套全新的车祸救援技术规范,接警的消防队遇到有人员被困的车祸时,至少要出动6人组的救援小组,按指挥员、医护员、器材装备员、安全警戒员等进行分工。 |
抵达车祸救援现场后,消防员首先要做的是观察周围,看是否存在环境、人员危险,如事故车辆是否漏油、漏电,伤者有无昏迷和生命危险以及围观人群的距离等,然后在车祸现场周围5米范围内拉起警戒线。 |
对于发生在干道或主通道的车祸,有车主认为划出5米范围的警戒区会过分堵塞车道,造成更严重的交通拥堵。刘先扬说,按照欧洲车祸救援技术规范,这样做是为了救援人员以及伤者的安全,所以国内最新版的车祸救援技术规范也采纳了这一标准。 |
在观察完周边情况后,消防员随即要做的是固定事故车辆,给汽车断电。对于技术日渐精良的汽车,尤其是豪华汽车,要彻底给汽车断电不容易,因此这套车祸救援技术规范要求消防员必须熟悉市面上主要车型和车系的汽车电路基本常识。 |
施救前保护被困者颈部和腰部 |
按照这套新的车祸救援技术规范,今后消防员在车祸救援中遇到车内被困人员,在破拆车体前,要用专门的硬性隔板保护被困者的腰部和颈部;救援过程中要始终和被困者保持言语交流,让被困者了解救援过程,减少恐惧。 |
对于没有贴膜的汽车玻璃,要先用胶带固定好再破拆。破拆汽车玻璃时,消防员和被困者都要带上口罩或用衣物遮住口鼻,防止玻璃粉尘对人体造成终身伤害;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消防员不要先破拆挡风玻璃。 |
在被困者受伤出血的情况下,保温是防止其昏迷的重要环节。 |
此外,在车内进行所有的剪切时,消防员和被困者必须做好防护措施,防止被割伤;根据被困者的伤情,破拆时要从最容易破拆的车门处下手。 |
记者了解到,按照全新的车祸救援技术规范,在熟练掌握的情况下,面对非重型车辆的普通两车撞击事故,消防员可在1小时内安全救出被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