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是一幅多么秀美的画卷:高楼屹立,佳木葱茏,鸟语花香,钟灵毓秀;这是一片多么神奇的土地:坐落于祁东县城南开发区,一座全新的中职学校拔地而起,深厚的文化内涵、积极的进取精神、浓郁的人文情怀流淌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这就是一个跃上全新台阶的祁东县职业中专。
校园温馨,校风清纯。7月下旬,笔者慕名走进祁东县职业中专,我们可以清晰聆听到她阔步前行的铮铮足声,强烈感受到她充盈厚重的文化气息,真实触摸到她奔涌跳跃的时代脉搏,感受其精神的独特魅力。
发展职业教育,对接县域经济
祁东县是有名的黄花菜之乡,黄花菜年销售额达10亿元。但黄花菜加工却是一项棘手难题,过去传统加工成本高,效率低,不少新鲜黄花菜在烘干前就已变质。
去年,从祁东县职业中专毕业的刘向同学研发的大型黄花菜烘干机正式投入市场。目前每天每台烘干机可烘干1吨黄花菜,研发至今不到一年时间,就已销售10台烘干机,利润400多万元。望着繁忙的加工现场,刘向感慨,没有学校的帮助,他就不会这么快成功。
“我们平时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就灌输这么一种理念,要求学生尽可能地根据本地的需要,利用所学的知识来服务地方经济。”祁东县职业中专校长唐卫民欣喜地说。
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当祁东县提出“项目建设带动后发赶超”发展战略时,相匹配的职业教育为其插上腾飞的翅膀。该县职业中专作为一家国家级重点职校,如何为地方经济输送人才、技术血液,成为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标杆。
“职业教育,不应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输入"职校学生、无目标地"输出"高级技工。”对职教情有独钟的祁东县委、县政府领导说:“更为重要的是,要主动对接地方产业发展规律,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定向培养有道德、有知识、有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祁东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去年11月中旬,县委领导深入职业中专,就学校建设和发展现场办公,要求相关职能部门为职业中专按1.5万人的规模进行征地,征地工作正在启动,并支持学校申报省级卓越校项目并给予相应配套资金。
“全县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尽快拿出学校建设方案,做好规划图、征地、拆迁和资金到位等相关工作,认真抓好落实。”县委领导语重心长地说,希望相关部门要给予职业中专更多关爱和支持。县政府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调研,主动解决具体困难。县人大、县政协积极出谋划策,多次开展专项调研。
“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转变观念、明确方向、创新方法、形成特色。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氛围,让尊重和发展职业教育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县委、县政府领导情真意切的话语,让县职专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三十多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祁东县职业中专创办于1985年8月,起初寄办在原祁东七中,只有三个专业不足100名学生;1985年搬迁至原洪桥区中学,独立设校,校舍破旧,办学条件非常艰苦;1998年在现址整体新建,办学硬件有所改善,于2000年迈入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行列,2011年进入全国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目前在校人数达4500人。近年来,该校办学成果显著,先后被评为“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湖南省学生管理先进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并进入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千强行列。
读完初中上职中
打工致富一路通
7月中旬,祁东县职业中专30多名旅游专业学生辞别母校,赴浙江台州凌霄集团酒店实习。读职业中专有前途,白鹤街道居民肖先生深有体会。两年前,他女儿从祁东职业中专毕业后,在深圳从事服装设计,现月薪1万多元。
来源:湖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