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见习记者 岳虹 文/图
“银河”是今年入汛以来对广西产生影响的第一个台风。
7月26日上午国家防办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南海热带风暴防御工作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迅速落实会议精神,积极部署,严阵以待。作为台风可能影响的重点区域,防城港市防办的相关工作也紧张有序地展开了。
7月26日下午5时40分左右,防城港市防台会商刚刚结束,在市防办的统一指挥下,相关渔政部门立即配合展开渔船归港及船上作业人员、养殖人员上岸的工作。
“我们要在第一时间确保所辖渔船归港以及船上工作人员安全上岸,他们是最易受到台风威胁的群体。”防城港市防办主任陶智勇说。
首先,通过短信系统给每一位渔船联系人发送短信通知归港;其次,通过渔船安装的电台进行防台风信息轮播和归港信息传送;与此同时,各级渔政大队在所辖海域进行巡逻,向所见船只一一传达防台风要求及归港安排。这样三管齐下,以确保每一艘渔船均能接收到归港通知。最终通过每艘渔船上的GPS系统来确定具体位置,判断其是否安全归港。
这项工作量大、复杂、繁琐,但在市防指的统一指挥、政府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及群众的积极配合下,进展迅速。
26日晚上9时许,防城港市的3 517艘渔船中已有3 516艘安全归港,独缺渔船“桂防渔01809号”安全归港的信息。
“在晚上11时左右,我们终于从市渔政部门得到消息,通过核查该船的GPS定位,发现其虽未在本市所辖港湾归港,但已在钦州港安全归港。”陶智勇说。
至此,防城港市3 517条渔船全部实现安全归港,一条都没有落下。
这是广西在此次台风防御工作中践行“坚持以人为本,确保群众生命安全”指示精神,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力确保广大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把工作做实做细的具体体现。
陶智勇说:“在全自治区范围内,我们的渔船可以选择距离最近的港口停靠,这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渔船和渔民的安全。我们在全自治区范围开展合作,使渔船能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安全归港。”
在广西的防汛防台风工作中,这种跨部门、跨市区的合作还有很多。自治区防指及各级防办统筹协调,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认真落实防汛责任,通力合作,这不仅是此次广西成功防御“银河”的关键,也是历年来广西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的关键。
据统计,截至7月27日下午4时,广西沿海北海、钦州及防城港三市的12 372艘渔船中,除在南沙从事生产的5艘之外,均已实现安全归港。34 814名船上作业人员,除在南沙工作的43人外,其余均已上岸;7 083名养殖人员已全部上岸。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6年7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