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8-1 22:51:54
|
查看全部
第六、摒弃侥幸心理和类同思想
所谓侥幸心理,就是人们对不可知的未来抱有的盲目的乐观态度,或者说对一些不确定的事,尤其是有风险的事,宁愿让自己相信好的一面而忽略坏的一面。侥幸心理,说到底,是一种赌徒心理,是对人对己严重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其危害性显而易见。心存侥幸的人每次“侥幸”都是输,每次都是不“侥幸”,每次都必然付出惨痛的代价。虽然侥幸心理人人都会有,但是它只是一种不确定的乐观情绪来支撑起人的精神层面,这种乐观不是基于现实的,甚至是和现实相反的,它的作用就是暂时稳定人的精神。侥幸心理重的人,生活态度通常来说都不很积极。一些存在投机心理的人,则比较容易相信自己的侥幸心理,相信运气。职业经理人则更看重自己脚踏实地所取得的成就。
类同思想就是管理者将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言行举止混同于一般的员工,心目中没有用一个“管理者”的应有标准来要求和鞭策自己。甚至经常与下属进行无原则的争吵,一句话一个动作会闹起来。或者不顾大局,不做思想劝说工作,反而与员工一起向领导说三道四、施加压力。
第七,杜绝“创新”中的随意性
在企业的创新实践中,也会出现各种随意性,花花点子层出不穷,往往不现实或无法实现。这种随意性归根到底还是主观主义、实用主义、形式主义作祟。
主观主义者大都从主观愿望出发,只重形式和过程,重投入和眼前,而不重内容和结果,不重产出和长远,由此导致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分离,其“创新”也就成为空中楼阁。
实用主义者通常围绕“我”字打转转,总感到没有新点子、新花样,单位没什么新变化,就显得工作平庸或者政绩不突出,于是在私心杂念的支配下,只想着怎么出名、显示政绩、赢得上级的赏识,其“创新”活动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形式主义者总喜欢搞一些“换汤不换药”的虚招术、假把式,表面上红红火火,实际上不能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克服工作中的随意性,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对企业负责,虽然事情看起来很小,但意义却很大。
一个企业就像一个家庭,没有一个勤劳能干的人去收拾它、整理它和精心去经营它,这个家就可能不像个家,肯定是邋邋遢遢的,没有人愿意光顾这个家,更不愿意住在这个家里。我们每天都在上班,企业就是我们的“家”,我们都要爱这个“家”,整理这个“家”,都要做有心人,千万不能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只要人人参与经营这个“家”,自觉地维护和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我们的企业这个“家”一定会更加兴旺发达、蒸蒸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