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1|回复: 4

大爱无言—好媳妇用孝心撑起一片天

发表于 2016-8-2 16:41: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沿着蜿蜒的山路驱车走了一个多小时,才来到了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梨峪口村的陈玉花家。这是一个简朴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的院子里,陈玉花的大闺女张艺馨正在帮妈妈洗衣服,她说,妈妈去给老爷爷送饭了,一会儿就回来。
黝黑的皮肤、瘦小的身材、朴实的穿着,不善言辞的她甚至还有一丝的紧张,典型的农家妇女,这是初次见到这位“淄博好人”陈玉花时的印象。在茫茫人海中,也许她并不出众,可她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人间大爱。
婆婆瘫痪: 22年尽孝不离不弃
1970年出生的陈玉花自小就生长在梨峪口村。长大后经人介绍,与本村的小伙张继贞订婚了。然而订婚不久,准婆婆因为感觉腿和手发胀、发麻,就到济南去看病,发现是颈椎压迫神经,本想着做个手术就好了,没想着手术后只能坐在轮椅上,再也站不起来了。嫁还是不嫁?当左邻右舍都在替她为难时,陈玉花没有任何犹豫,一个字:嫁!她觉得:“嫁给他我不后悔,再苦再难也不能抛下他们,再说,嫁过去照顾婆婆也是应该的。”她的决定得到了娘家人的大力支持。陈玉花的母亲车秀莲非常明事理:“大家一个村住着,都知根知底,继贞家的人都是老实人,遇上这样的事,一家人也不容易。俺们不退婚。”
就这样,1994年陈玉花与张继贞的婚礼如期举行,两口子的新房就在公婆家的屋后。由于婆婆看病再加上结婚盖新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经济上变得更加拮据,还欠了3万多元的外债。婚后,丈夫、公公以及小姑子都外出打工了,照顾婆婆的重担一下就落在了新媳妇陈玉花的肩上。1995年,大女儿张艺馨出生,陈玉花一边照看刚出生的女儿、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还有2亩地的农活需要她打理,而最远的地块离家有8里路,如果步行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但陈玉花从来没叫苦喊冤。2003年家里又添了小女儿,她的担子更加重了,陈玉花用她那瘦弱的肩膀撑起一家老小生活的“半边天”。
即便这样的日子也没持续多久。2000年,公公在外干活时遭遇意外,猝然离世,家里一下没了主心骨。“之前公公挣的钱还能给我们补贴点,以后,全家老小6口人就都要靠丈夫一个人养活了。女儿才刚上幼儿园,婆婆又瘫在床上,以后可怎么办啊?”当时的陈玉花感觉天都要塌了。然而,噩运并没有结束。2012年下半年,陈玉花去地里干农活,婆婆不小心从床上掉下来,脚踝骨折,肋骨骨折,在床上躺了半年多。2014年,婆婆又突发脑梗,虽然抢救及时保住一命,却也只能躺在床上,全身上下只有右手和眼睛能动一动。躺在病床上的婆婆像个婴儿,陈玉花每天守在床前细致入微的照料着,一守就是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在这些难熬的日子里,她哭过、累过、也痛过,却依然咬着牙走了过来。
德行孝举:感动庄里乡亲
陈玉花的坚守,得到了娘家人的支持。陈玉花兄妹四人,她是家里的老小,有什么事大家都尽量帮她。母亲车秀莲经常来串门,也尽可能帮帮女儿。“俺家就在顶上,她在家里吆喝一声俺就能听见。有时候她忙不过来,俺就帮她照顾老人。”
车秀莲说,陈玉花从小在家都是娇生惯养,从来没干过活,吃饭都是老的给她舀上,再端到脸前头。就是这样一个娇娇女却经受住了家中接二连三的打击,将全家人照顾的无微不至。而在梨峪口,陈玉花的孝行也感动着街坊四邻。
一家有难全村帮。梨峪口村把陈玉花家列为头号帮扶对象,尽心接济,雪中送炭;村里办低保,第一批先给陈玉花家办;民政部门发放的救济款,陈玉花家第一个领;逢年过节,爱心人士来帮扶先去她家;组织乡邻“爱心守望”,有个什么事大家一块上……
离陈玉花家不远有个摘星山庄,是村里开的饭店,为了照顾她,前些年,村书记李德江安排她到饭店当服务员,挣点贴补些家用。而且工作时间不受限制,先以保障照顾婆婆为主。但在2012年婆婆摔伤后,陈玉花就不再去了。
邻居张桂凤说,俺们大家没事就随时过来看看,看能不能帮上玉花。村委离陈玉花家不远,村书记张德江几乎每天都要来她家转转,看看是否需要帮助。他说:“老辈讲,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儿媳妇呢,陈玉花是好样的。说实在的,现如今这样的儿媳妇真是少有。孝老爱亲是传统美德,这么多年她咬牙坚持下来,是一种无声的教育,给全村人树了个好榜样。”
“好媳妇”的故事不仅传遍了梨峪口,陈玉花的孝行在全镇也出了名,她被评为西河镇“孝德之星”,也是全市的“淄博好人”。
孝心传递:照顾老公公义无反顾
婆婆一瘫就是22年,而陈玉花也在床前苦守照顾了整整22年,直到今年6月份她才送走了婆婆。谈话间,一提起婆婆她仍是满眼泪水。而照顾93岁老公公的责任依然在延续。
现年93岁的张圣贵是张继贞的爷爷,也就是陈玉花的老公公。虽然陈玉花的公公张京荣兄妹三人,但公公早年去世,两个姑姑都已出嫁,照顾爷爷的重担自然落在陈玉花夫妇肩上,丈夫在外打工,照顾老公公自然就的靠陈玉花了。老人的住处与陈玉花家紧挨着,虽然现在基本能自理,但是一日三餐都是陈玉花做好了送过去,天气好的时候陈玉花就会扶着老人在院子里溜达溜达、陪他说说话。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陈玉花孝敬老人潜移默化地影响下,家里的两个闺女都出奇的懂事和孝顺。“两个闺女都很体贴。”一说到家里的两个宝,陈玉花满脸的笑容。大女儿张艺馨学习很用功,就读于山东大学机械专业,年年都拿奖学金,还被列为报送研究生的重点对象。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孩子假期就外出打工,挣钱缴学费,很少问家里要钱。奶奶活着时,大女儿每次打电话回来总少不了两句话:“奶奶身体好点了吗?”“妈妈别累着。”小女儿刚上初二,成绩也很好,放学就帮妈妈干活,刷碗扫地样样拿手。
丈夫张继贞是个勤劳而厚道的庄稼汉子。说起自己的妻子,他忍不住热泪盈眶:“这家里付出最多的就是玉花了。她照顾俺妈的那份细致,连我这个亲儿子都自愧不如。现在又要忙着照顾我爷爷,真是辛苦她了。”
(闫盛霆 仇慧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 16:53:11 | 查看全部
学习,感谢老师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 17:34:12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zcyst) 的帖子

感谢闫老师对专页的大力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 17:35:14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zcyst) 的帖子

这样的儿媳n难得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 17:36:09 | 查看全部

回 1楼(llsyqmk) 的帖子

感谢老师对专页的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