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跟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俗语说:“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跳假神”。一个人自幼所处的家庭环境通常能决定这个人很多方面,包括做人准则、做事的方式等等。
我的父母在我小时总有善举,比如,“三年困难”时期,他们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点小米,送给尤姓坐月子的人家了。由于爸妈平时总愿意做善事,这样也潜移默化影响了我。我曾经救过两次人:一次是3个大人被埋在离我们村二里多远的山上坍塌的土堆里了,我正在他们旁边。没有工具,我硬是用我的双手把他们从土堆里抠了出来;一次是村里有一个老公公欲杀掉他的儿媳妇,我跑了25里地远,到公社请来公安特派员,挽救了她。
由此,我想到了要想改造一个人,塑造一个人,使一个人成为栋梁之才,家庭环境至关重要。恩格斯就讲过:“人创造环境,反过来环境改造人。”《三字经》亦有云:“昔孟母,择邻处。”古语也说得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家长在家打麻将,让孩子去读书,大人在那儿玩手机,让孩子去学习,孩子怎么会听家长的呢?
科学家认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积极的暗示,会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影响,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发挥人的超常水平,使人进取,催人奋进。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这是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模仿力相当强,你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成长的发展方向,你爱读书,他也爱读书;你热衷于打麻将,他也愿意“垒长城”;你痴迷于玩游戏,他会乐此不疲。家庭教育最主要的是“打底色”,教育人不能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应该打“持久战”,熏陶、浸染、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就像殷涛撰文说的那样:“教育需要一种花苞心态,生长是花朵的自然属性,我们要做的是疏松根系、涵养水分和耐心等待,至少不要挡住阳光。”使孩子从小就有好的气质、好的习惯、好的品质。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惧。只有这样,再经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孩子成功的几率会大大增加,不会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赢在最后冲刺的“那几步”。(白守双)
(内蒙古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