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书的乐趣不仅仅局限于对原帖的追摹,更体现在集字成章上,昌硕即是最突出的代表。缶老醉心《石鼓文》,但石鼓存字有限,篇章又难以通读,因而往往集字成联来展现石鼓文的风貌。《小囿平田》联便是这样的作品,“小囿雉鸣逢雨夕,平田鱼出乐花朝”,既通过集字表现出了美好的意象,也展现了对《石鼓文》疑难字的解读与认识,何乐而不为呢?钟情于古文字的书者,大多乐于采用这样的方式来临书,不仅能展现临书的心得体会,还能展示自己在文字和文词上的研究。在这样的风尚之下,类似的书作繁如星斗,名家辈出。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晚工曹全碑,极神似,集字为诗如己出。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的王福庵更是对集词句为联文的文人游戏乐此不疲,有大量的集宋词句成联的篆隶作品存世。
临书不单是照迹摹写,更是对内心的追慕,手摹只是为了追心。历代的书家都是在追摹前贤的过程中,找寻到了自己,最终通过自己方式表达出来,因而临书真正寻求的是自性,而人的自性也是艺术的元点。
来源:顶级收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