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夏日的天空格外炎热,而在松龄路街道综合文化站内,手语操表演、戏曲排练、乒乓球训练等一项项活动此起彼伏。
为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今年以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松龄路街道不断加大文化惠民力度,为群众奉上了一道道价低质优的“文化大餐”,居民幸福指数日益攀升。
文化阵地聚民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前不久,记者到淄川区松龄路街道综合文化站采访,正赶上城三社区老年合唱团在排练节目。
居民贾洪政说,他和几个老伙计都是文艺爱好者,但过去可供老年人集体活动的场所少,室外的又受天气限制,“自从去年街道建了综合文化站,我们有了这么好的活动场所,几个老伙计就组了个合唱团,大家伙也都愿意来参加,队伍越来越壮大了。”他感慨地说。
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淄川区松龄路街道投资200万元,建立松龄路街道综合文化站。文化站总面积1500平方米,功能结构为“五室一厅”,即图书阅览室、文化科技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书画室、多功能活动厅等,以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为手段,不断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现在已经成为集基层服务、文化娱乐、图书阅览、健身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载体,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阵地。
自建成以来,综合文化站已开展各类活动50余次,包括趣味运动会、乒乓球赛、歌会、书画展、摄影展、暑期乐园等,受益居民达10000余人次。
文化队伍乐民
老年合唱团只是淄川区松龄路街道众多文艺队伍中的一支,朱家社区吕剧团、机关舞蹈队、各社区的广场舞队等等,积极地活跃在松龄路街道的文化大舞台上,为居民送去了欢乐,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孙萍是朱家社区广场舞队的领队,也是社区的文艺活跃分子,她告诉记者,对于她和她的姐妹们来说,跳广场舞不仅仅能锻炼身体,还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每年三八节、重阳节,我们社区都会组织文艺演出,节目是我们自编自导自演,大家也都爱看。一起跳跳舞、唱唱歌,挺开心的。我总觉得这个文艺活动就是一股绳,大家劲往一块使,就拧到了一起。”
记者了解到,前不久松龄路街道选送的节目在淄川区热土欢歌广场舞大赛和赛歌会上获得了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
松龄路街道文化站长孙玲说,让老百姓成为文化活动和文艺舞台的主角离不开有效的组织,街道依托社会化管理网格,开展了多次网格员培训,每个“文化网格”配1名网格文化员,使“文化网格”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单元,文化网格长成为了文化活动的有力组织者。不仅如此,街道还与多支剧团、放映队合作,开展了“文化惠民 送戏下乡”、“送电影进社区”“九九重阳节 送戏到门口”等活动,使居民出门就能看戏、看电影,实现了惠民文化无缝隙进社区,受到居民的欢迎。
文化品牌育民
“笔墨书家训,美德代代传”,一幅幅书画作品悬挂在松龄路街道综合文化站书画室里,身在其中,感受到的不仅是浓浓的文化气息,更多的是家风家训带给我们的感悟。
今年以来,结合“三风”建设工作,松龄路街道将道德建设融入文化活动中,开展了“三风”建设系列活动,打造了一个响当当的松龄文化品牌。
“家训村训行训·我书写”书画笔会,18位淄川区老年书画学会会员现场书写了家训、村训100余幅;“家乡美•智慧松龄”摄影作品风采展,展出街道机关干部、辖区群众作品66幅;“家风村风伴我行·美德代代传”消夏晚会,由居民自己筹备演出,共举办6场;“大美松龄,全民共唱家乡好”,组织居民学唱《四德歌》和《淄川好》等曲目,举办4期,共计300余人次参加……
一系列的群众文化活动,既抒发了干部群众热爱松龄、传承美德的感情,也推进了“三风”建设的开展,既播撒了崇德向善的正能量,也形成了松龄人独有的文化风格。
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不断推陈出新,激发着松龄人的文化创造活力,全民共建、全民共创、全民共享,让群众尽情享受文化建设的成果和文化创造的快乐。文化惠民,正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松龄人的心田。
闫盛霆 耿慧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