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时间就是金钱”,早一天完成检修意味着能够为对方多赢得一天的收益。为了进一步凸显服务型党组织的效能,捷派克公司党委在大检修现场建立了“刘华新党群服务创新工作室”,负责劳动竞赛、宣传报道、后勤保障、民管维权、志愿服务等各项工作。今年四月,这个工作室被浦东新区总工会命名为“浦东新区劳模创新工作室”。
翻看捷派克公司的履历,可谓是荣誉等身,先后荣获 “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红旗单位”、“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示范单位”、“上海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十佳单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和“上海市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
面对荣誉,捷派克党委书记兼工会主席刘华新感慨,在捷派克,职工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只要现场有施工,就有党群坚守阵地,哪怕是递递毛巾,帮他们手机充个电,送上一碗姜茶。”用刘华新的话说,工会就是要做好职工的“娘家人”。
2007年企业改制,与许多老国企一样,捷派克的不少职工也曾对改制心存疑虑。刘华新说,要打消这种疑虑,就要让每个职工都切实成为企业的“主人”,参与到企业的重大决策中。从改制方案的制订,到法人治理构架形成和经营者产生,都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实施,并公开选举两名职工作为职工监事参与企业管理,为企业民主管理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原动力。因此,捷派克虽经历过国企改制的“阵痛”,却因为规范化的制度建设,很快就步入了正轨。
有了广大职工的认可,接下来的一系列工作也就变得顺畅许多。如何处处让职工找到“当家”的感觉,维持工作积极性?刘华新笑言“始终不敢懈怠”。去年大检修攻坚时期,他曾连续两个月都是在半夜十一点后到家。他说他的工作节奏,也是很多职工的工作节奏。共进退、同坚守、勤沟通、常鼓劲,是“服务工作室”一以贯之的原则。
公司成立“党员突击队”,刘华新在签字授旗 “要想发动职工积极参与到公司的生产发展中,首先要走近职工、了解职工,群团改革就是要求我们要深入一线,深入最基层,只有了解了他们的想法,才能把准他们的脉搏,打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米。”刘华新如是说。的确,他们也是这么做的。
根据不同对象进行相应的岗位培训、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活动、组织各类文体活动……为职工打造一个“文化之家”,各项活动开展得风生水起。
哪位职工家里出现了困难,公司要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进行帮困互助;在各大节日里,对职工进行家访送温暖……为职工构建一个“温馨之家”,也让职工有了归属感。
刘华新说,群团组织一头连着党,一头连着群众,搞好群众服务是基础,只有服务功能强了,把发力点放在基层,把关注点投向群众,夯实群团组织基层基础,群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强起来。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