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因春晚红起来的小沈阳有句口头禅:这是为什么呢?这句话让我联想到经营管理者们经常会碰到的一个现象:任务没有完成的销售人员,总会有很大一部分人抱怨:我很尽力了,我很努力了,可销量为什么没有完成呢?在公司下达的销售任务科学合理,也没有影响销售目标完成的重大客观因素存在的前提下,我也想反问一下这些销售人员:这是为什么呢?你真的很努力了吗?
也许,这些人中有一部分人从自我行为表现上判断,确实很努力地干了,没有完成任务的苦恼,确实会让其一头雾水,满目凄惶。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农民兄弟们知道勤劳方可致富,自认为智商不高者知道勤能补拙,我认为勤不一定能成事。工作方向南辕北辙,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工作思路模糊不清,工作情绪时起时落等因素,都是你劳而无获的障碍。人员一旦落入这个陷阱,就成了瓮中之鳖,网中之鱼,再怎么折腾也无济于事。
如果你是个很勤奋的销售人,你就继续往下看,假如你天生懒惰或不思进取的话,那么就此打住,本文对你没有什么帮助。说这些废话,笔者无非是想让你勤快些,别无它意。在实际的销售工作中,不少销售人也总结过“勤”字的涵义,但解释与理解的不够全面,不够深刻。销售组合有4P、5P或6P,我觉得优秀销售人员因该具备六勤:心勤、脑勤、眼勤、嘴勤、手勤、腿勤(详见谭小芳老师销售员管理讲座)。
经常听到有人传言,谁谁做销售赚了大钱,一副羡慕的表情。但做销售的那么多,为什么有的人能赚到钱,有的人却在贫困线上挣扎呢?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他们的工作态度,有的人做业务,每天早上唾懒觉,下午随便拜访个客户,对工作没一点计划,三个月没签单也没负罪感,照样吃喝玩乐,似乎工作和他没关系。我认为,这样的人员虽然也从事销售行业,但这样下去,永远都不可能成功。
销售的入学门槛相对于其他技术行业要求较低,没有要求你一定要有本科、MBA的科班学历,但首先要具备的第一素质是“勤劳”。我国是一个庞大的农业国,13亿人口就有7亿多农民,在中国农民是公认最勤劳的群体,勤劳是农民的本分和代名词,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一个有潜质的销售人员,首先要树立“勤劳”的本分意识,投机取巧、拈轻怕重的思想是长不了的,市场的操作是需“真功”去打造,脱离市场的计划与设想都是空洞无物的东西,只有奔波于市场中,对市场的变化时刻保持高度敏感方是区域经理的立身之本。
一个区域经理如果脱离了农民“勤劳”的本色,多少是要犯基础性的错误,好比兔子尾巴长不了。谭老师在培训和咨询过程中曾接触过某食品集团公司的一位大区经理,一个十足的“农民派”人物,没有什么高深的战略理论,仅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执着,将东北三省从一个空白零区域做到了到绝对第一品牌,短短两年多时间完成了上亿元的销售额,给竞品设下了无法跨越的市场壁垒。
我们从小就知道,成功的路是需要汗水铺就的,付出多少,得到回报多少,是很公平的。很多人到处打探销售的秘诀,在这里,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销售没有捷径,能吃苦就是硬道理。在销售领域,这已经成了一条定律。但吃苦也有三层境界,第一层境界就是:敢于吃苦,吃得下苦。有的业务员,早晨五、六点起来,到零售网点进行选点、调查、宣传、促销等,还要日复一日的拜访客户,整理档案,晚上八、九点才回到宿舍,忙的很晚才休息。
这就达到了吃苦的第一层境界,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