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8-9 15:38:05
|
查看全部
高成本时代的应对之道
未来留给中国制造企业的时间并不充分,如何在有限的窗口期内迅速完成自我调整、重塑竞争优势,成为摆在中国制造企业面前一道无法回避的难题。
答案就在于:软实力的提升。
软实力是相对硬实力而言的一个概念,硬实力强调的是以物化形式存在的要素,例如:设施装备、资本、人员、经济规模等,而软实力强调的是非物化要素,是整合及使用硬实力的能力,主要包括:管理、技术、品牌、战略及文化等内容。
高成本时代,摒弃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实现增长的发展方式,通过软实力的提升促进资源要素的使用效率提高,实现软实力对企业增长的价值发现,将会成为中国制造企业参与高成本时代市场竞争的应对之道。
软实力之一:管理提升
我们的制造企业在经历了几十年探讨摸索后发现,尽管引进、尝试了许多管理理论和方法,但自身的管理问题依然层出不穷;我们学习了西方管理的“形”,但我们却没有掌握西方管理的“神”,这个“神”就是20世纪初以“泰罗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现代管理的起点和基础,它强调工作作业中每个细节的规范,强调从开始到结果每个环节的过程控制,其精髓就是精细化、标准化和定量化。我们的企业所欠缺的恰恰是这种管理基本功,这也恰恰是我国企业在低成本时代过度依赖通过资源要素投入实现增长所产生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于是,可以看到我国企业能够迅速模仿国外的产品,但是却难以达到国外产品的质量和精度;我们达到了相似的质量和精度,成本却远高于国外企业;我们甚至没有真正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工业生产意识的产业工人,更逞论具有现代管理意识的职业经理人群体……缺乏企业管理的基本功,寄希望于采用某种管理模式就可以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无异于“没学会走就想跑”。
高成本时代的竞争更是成本的竞争时代,因为成本竞争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入场券,成本的控制、效率的提高、相对更高的投入产出比必须通过基础管理的提升来实现。
当然,管理不仅包括基础管理,还包括对战略、资本以及价值链的管理,中国制造企业在面向高成本时代的管理提升应在注重基础管理的同时,突出战略管理、供应链管理、资本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