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改分洗底,大学生缘何步入歧途?
雷钟哲
2016年08月10日14:24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分享到:
“修改考试成绩,删除旷课、处分记录……”90后达州小伙闫某在网上多个高校贴吧发布这个广告,以此办法牟利。闫某利用所学的计算机专业技术成功破译教务网管理员账号密码,进而登录网站修改成绩,最终获利1.3万余元。近日,闫某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崇州检察院批捕。(8月10日《南方都市报》)
如果不干这些“改分洗底”的事情,闫某就将在今年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也许一个宽广的人生之路就在眼前,一种惬意的幸福生活向他招手。但是晚了,他现在可能面临5年有期徒刑以下的量刑,第一步就跌进监狱的围墙。
听起来像个笑谈,说起来不免遗憾。闫某还没迈出校门却已走进牢门,就在于:首先,他有大学教给他的专业知识,可以编制破译程序,获取高校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账号和密码,肆意修改成绩,删除旷课、处分记录。其次,闫某有非法敛财的需要,他因为在成都找工作期间花销大、手头紧,亟需有个来钱的办法,而有些大学生又有这方面的需求,有需求就会有供给,需求保障了供给的存在。于是,就在生产引导消费,消费刺激生产的双向作用下,一步步走进了生活的泥淖。
假如,我是说假如,大学在给他传授计算机知识的同时,也能同时告诉他法律还有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罪名;不能因为自己有了知识、有了技能,就去干违法犯罪的事情。何况“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要实施犯罪,就会留下蛛丝马迹,不会像“鸟儿已经飞过,天空未留痕迹”那样。一旦犯罪,就会断送美好前程。以此提高他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是不是他就会有所收敛,不敢胡作非为了呢?
再说,高校倘若能对大学生持续不断地进行德育教育,在专业知识之外,还加强人格完善的力度,让改分洗底的意愿降至最低。同时对有关数据进行备份,用更加保密的方式维护系统,不给系统留下漏洞,闫某是不是就失去了犯罪的条件?
中国的武术文化,就讲究收徒传艺要身心兼修,学好本领之后,决不能以强欺弱、出手伤人。这种文化也理应向高等教育渗透,高校不能只管传艺不管塑心,培养出像林森浩那种懂得用N-二甲基亚硝胺毒死同室室友、像闫某那种懂得入侵高校信息管理系统并下载数据库那样的人才。如是,那就是高等教育的悲剧。
(责编:王倩、文松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