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数十年打磨成精品)
从团队建设、教材编写到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效果甚至讲课的趣味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入选课程在厚重底蕴上渲染出斑澜色彩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免费向社会开放
今年7月下旬,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我省共有16门课程在列,其中多为各专业基础课。
中北大学入选2门,是此次我省本科院校入选课程最多高校。其中,《机床数控技术》是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1989年起在中北大学开设。原课程负责人王爱玲教授是国家级教学名师,现课程负责人张吉堂教授是省级教学名师,目前课程拥有12人教学团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始建于1962年,是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电气类、计算机类、测控技术类、机电类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课程负责人王黎明教授是省级教学名师,该课程也组建了以教授、博导以及中年教师、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师梯队,每学年为全校6个学院、21个专业约200多个班次、5000余学生授课。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则是农业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是山西农业大学此次惟一入选课程。课程负责人张淑娟教授是全国优秀教师、山西省教学名师,她从1986年留校任教至今,30年间一直担任该课程主讲教师。目前该课程已组建了一支以博导、教授和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师团队,为山西农业大学的农机、机制、交通运输、电气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开设了该课程。
据悉,此次公布的课程自2013年开始立项建设,当时教育部分四批批准了291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课程陆续在“爱课程”网免费向社会开放。教育部审核后,确定其中2686门为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该称号有效期5年。
教学理念和学科知识、技术均走在最前沿
入选课程虽然都有二三十年的开课史,却与时俱进,不断改进、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走在专业和行业发展最前沿。
张淑娟主讲《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30年来,积极参加与该课程相关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瞄准该课程的发展方向,持续开展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学科最前沿的知识、技术和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比如,对于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在较早强调二维计算机绘图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及时增加了计算机三维建模能力的培养;为增加一年级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经验,她创建了由课内到课外、由校内到校外的实践教学体系,“比如,在学习机械图部分内容前,组织学生到校内外实践基地(企业)参观了解玉米收获机的制造过程,让学生先直观了解机械图的机器生产的重要性,然后再接受相关课程内容的学习。”张淑娟说,这样学生接受知识就主动多了。
开课20多年来,《机床数控技术》课程团队坚持使用自己编写的教材,定期更新教学大纲、自编讲义、出版教材,课件越讲越新。他们随时将新发展的数控技术内容引入课堂中,甚至把团队的项目成果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张吉堂说,“数控机床超声波自动检测附件研制”“包覆超声探伤系统”等团队的省攻关项目,其中涉及的控制技术和控制系统,老师们都作为实例穿插到《机床数控技术》控制系统这一章中进行讲解,效果很好。
王黎明团队也不断在教学内容、方法上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以课堂理论 教学 、课后实验 验证 为主的教学方法,变实验辅导为引导,使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学习。”王黎明说,教学内容突出以实用为主旨,强调将先进的实用技术、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
自编教材从平面走向立体
“我们编写的 十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第三版)已被全国50多所高校使用,年出版量上万册。第四版正在编写,准备出版。”王黎明告诉记者,该教材基于团队研究成果,建立了现代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模式。
早在1993年,《机床数控技术》课程负责人王爱玲就出版了《实用数控与编程技术》,是国内最早出版的数控技术书籍之一。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后,团队又按“立体化教材”理念对原《机床数控技术》教材进行修订,把教材、实验课教材、电子教案、讲稿、教学资源库等多种形态的教学材料作为有机整体建设,新教材已于201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再版,正在本科教学中使用。
张淑娟主编了从“十一五”到“十三五”制图系列教材8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获教育部精品教材奖和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二等奖。她和她的团队带领学生参加国家和我省组织的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在7月底结束的第九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上,她和武志明等老师指导的学生取得了团体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个人全能1个,单项奖一等奖2个、二等奖20个的好成绩。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也一改过去那种“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创建了以纸质教材为主,附以多媒体电子教材、案例库、实验实习指导、习题库、课题库和参考文献免费上网的立体化精品教材体系。
同行和学生好评如潮
2012年12月24日,王爱玲应邀为北京市高校教师培训,在清华大学以《机床数控技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主线,进行了题为“浅谈如何上好课”的讲座,并由清华大学电教中心制作了讲座视频。至今,王爱玲每年都要多次在校内外举办讲座。中北大学教务处统一组织的学生网上评教结果显示,近3年《机床数控技术》各学期评价均为“优秀”,12位授课教师中,评教分数最高达99.52分。
张淑娟的《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2014年6月30日在爱课程网上线,截至今年8月4日,访问量已达15857人次。在该校学生网上评教系统中,她始终名列前茅。学生们评价:“张老师超级负责,经验丰富。”“初接触这门课,因为有了张淑娟老师详细、耐心、生动有趣的讲解,我逐渐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兴趣,也渐渐掌握了这门课。”
[/table] | [align=justify] 来自清华大学阎石教授等在内的10余位同行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给予了高度肯定,学生们也十分喜欢王黎明教授的课:“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非常突出。学习起来不枯燥,学完之后能够解决日常生活的许多问题。”“尤其喜爱创新性实践环节,在本科阶段就能接触到这么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同时能用最新的器件来解决工程问题,感到非常兴奋。” |
| [align=justify] | 本报记者 李林霞 本报通讯员 胡慧萍 范晓峰 (原标题:数十年打磨成精品) | [align=justify][table=100%,#ffffff]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