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干部执行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青海结合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围绕脱贫攻坚目标和任务排兵布阵,使干部资源最大限度地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
重用善扶贫的好干部。用什么人是最大的导向。把善抓脱贫攻坚作为衡量干部的重要标准,优先提拔重用在脱贫攻坚中作风过硬、实绩突出、群众满意的干部。对在贫困地区任职、挂职和开展志愿服务的专业干部,在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倾斜。
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慵懒散拖、不敢担当、偷奸耍滑、能力素质差,所负责地区没有如期完成脱贫任务、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导干部,要及时果断严肃问责,通过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免职、降职等方式让其“下课”。
配优领导班子。着力选拔熟悉现代农牧业,有激情、敢担当、能干事,会做群众工作、善抓脱贫攻坚的干部担任贫困县乡党政正职。围绕精准脱贫的专业能力需要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注重从乡镇党政正职中选拔干部,让他们担任贫困县重要岗位领导职务。对于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乡镇,增派年轻干部挂任党政副职,专职抓脱贫。
优化基层组织力
抓党建促脱贫,要建强基层组织、做好基础工作、增强基本能力,不断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
建强基层组织。把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建立“党务+政务+社会服务+电商服务”综合平台,做到脱贫攻坚战场在哪里、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基层组织就建在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在产业相近、位置相邻、资源互补的村之间组建联村党组织,促进抱团发展、联动脱贫。拓宽带头人选配渠道,支持鼓励有意愿、身体好、能干事、会做群众工作的退休干部担任联村党组织书记或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实施“党员带富”行动,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为每个贫困村培养5名以上党员致富带头人。
做好基础工作。对脱贫进度实行信息化、动态化、精准化管理,建立台账,已脱贫的及时退出,返贫的及时纳入。抓好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改造危旧狭小活动场所,发挥其在政策宣传、脱贫培训、村民议事、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制定贫困村脱贫、软弱涣散村转化、维稳重点村摘帽的标准,对完成脱贫、转化、摘帽的,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原有扶持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留出缓冲期,确保退得清、退得稳。制定治穷、治弱、治乱成效评估和验收办法,纳入年度考核,实行动态监测、动态管理。
提高基本能力。党员干部尤其是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要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做虚心求教的学生,向乡村干部问计、向农牧民群众求教、向先进典型取经;做推心置腹的朋友,走进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和群众拉家常、谋脱贫;做同甘共苦的亲人,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善于换位思考,多替群众着想,增进理解互敬。提高政策运用能力,让政策入脑入心,做实扶贫项目,取得扶贫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