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83|回复: 0

“小处方”只是个传说吗

发表于 2010-1-14 20:23: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白剑峰
  

  ●遏制“大处方”,绝不是要牺牲医生的利益,而是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变“以药养医”为“以技养医”,让医生更有尊严地执业

  最近,湖北社区医生王争艳在退休之际,高票当选“武汉市人民满意的好医生”,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她从医25年,始终坚持用最少的钱治好病,平均单张处方不超过80元,被称为“小处方医生”。

  王争艳之所以成为“新闻人物”,反映了老百姓对“大处方”的深恶痛绝,对“小处方”的热切期盼。对此,很多网友认为,王争艳只是一个特例,如果仅靠医生个人的道德,而非良性的制度来解决问题,“小处方”只能是一个“传说”。

  也许,生活中像王争艳那样的好医生并不少,但乱开药、滥检查等现象仍比较普遍。应该说,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新技术、新药品不断出现,医药费用上涨是必然趋势。但是,医药费用上涨,既有合理部分,也有不合理部分。而医生的趋利行为,是导致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的重要“推手”。例如,滥用抗生素,已经成为一大公害。一些医生为了牟利,动辄给患者开头孢之类的高档药,而很少使用价格低廉的青霉素,正如一句电影台词——“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这些行为不仅加重了患者负担,而且威胁到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因此,管住医生的手,是控制医药费用的重要环节之一。

  医疗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由于医患双方医学知识的不对称性,当医疗需求不足时,医生可以“制造需求”,诱导消费,让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因此,控制医疗费用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尚不雄厚,人均医疗费用十分有限,只有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才有可能解决好13亿人的健康问题。如果任凭“大处方”泛滥,国家新增的公共财政投入,很大一部分就会被白白浪费。长此以往,损害的不仅是医疗卫生行业的形象,还有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因此,“大处方”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一大弊端是“以药养医”,医生的收入很大程度上是靠卖药,这必然导致“大处方”屡禁不止。因此,要想彻底解决“大处方”问题,就必须加快推进医改,通过完善政府补偿机制、加强收支管理、提高技术劳务价值等措施,从根本上转变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切断医生和药品之间的利益链,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调动到提高效率和改善服务上来,从而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科学施治。同时,还要发挥医保的第三方监督作用,探索建立新的支付机制和费用控制机制,例如推行单病种付费、总额预付制度等支付方式改革,引导医生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约束不合理的诊疗行为。只有这样,“小处方”才会成为大多数医生的职业习惯,而不只是一个“传说”。

  当然,遏制“大处方”,绝不是要牺牲医生的利益,而是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变“以药养医”为“以技养医”,让医生更有尊严地执业。因为,医生是医改的主力军,如果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医生的积极性,医改就很难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