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32|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农民工)解析中西部“民工荒”现象

发表于 2010-1-14 21:16: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劳务市场出现了新的变化,“民工荒”向中西部地区扩散,一直是劳务输出省区的宁夏也出现了用工结构性短缺,这一现象传递出多重重要信息。

      宁夏餐饮服务业用工荒并不是季节性的,而是全年普遍都缺,银川市60%的餐饮企业存在,全市大大小小千余家餐厅有3000多个岗位等人上岗。一些工业企业竟然招不到工人,仅灵武市羊绒企业目前用工缺口达2000多人。 “民工荒”背后,是农民工群体对生活的新追求与企业用工观念陈旧的冲突。不少地方工人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维护权益困难,不与工人签订劳动合同,不履行社会保障义务,随意加大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拖欠工资等现象大量存在。忽视农民工群体的新变化,一厢情愿地沿用老方式用工,必然造成工人频繁“跳槽”和大量流失,出现“民工荒”现象。宁夏固原市大湾乡农民工程晓告诉记者:“我们出来一天就挣一天钱,希望能高一点,一天能给40-50块钱就行了。家里用钱,厂子里我干了一年给发工资,我撑不住,不给工资,就不能干。”

      对“民工荒“用工方有不同看法,银川“富祥面馆”老板雷志刚说:“进来干干,就走了留不下。工资是一方面,另外是工作的辛苦程度,干这行熬得时间太长了,他们觉得不划算。”店主马守信也认为:“按照一个正当的手续签订劳动合同,但没人愿意签,这些服务员出来都不带身份证,就是有也不亮出来。”银川“上岛咖啡”领班洪亚宁对记者说:“首先是他们的观念问题,觉得服务业是‘伺候人的行业’,如果伺候不好就会被客人骂,工作做不好也会受到领导批评。起码是初中文化程度,五官端正,素质要好,进来会有相关的培训。”

      中西部迅速发展的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含量低,主要靠大量使用廉价劳动力创造效益,缺乏职业技能的农民工是这类企业用工的主要群体。劳动力整体趋紧与用工量激增,形成了一对明显矛盾。 宁夏劳动就业服务局劳务科长米耀华分析认为:“全国来看都存在有岗位找不到人,有人找不到岗位,对接不上。目前农民工所掌握的技能,达不到有些岗位的要求;有些用人单位在劳动环境、条件和工资待遇方面不是很高,造成一部分人宁可在家闲着也不去务工。主要针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根据他喜欢干什么工作,还有市场上哪个行业人员需求较多,来培训,基本是免费的培训。”

      中西部地区不能再走落后经济增长方式下发展的老路,努力帮助企业提高技术含量,同时应当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国际在线专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