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7|回复: 2

攻坚克难筑通衢——大循高速公路建设见闻

发表于 2016-8-22 08:04: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青海新闻网讯 8月8日,经过7个小时的紧张施工,全长500米的级配碎石垫层试验段顺利铺筑完成,标志着连接甘肃青海两省新的大通道——大循高速公路建设正式进入路面施工。
  设计里程57.273公里、概算投资49.978亿元的省道大力加山至循化高速公路,是我省规划建设的沿黄河大通道的组成路段,也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G310线连云港至共和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4年9月1日动工以来,建设者们克服工程技术、施工和征迁难度大,特大桥、特长隧道分布多,桥隧比大,长大纵坡范围广等困难,采取同步设计、同步进场、同步征迁、同步建设的措施,创新施工工艺,加强科学管理,严把工程开工关、施工工艺关、计量支付关,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劳动竞赛,保证了施工质量与进度的安全可控。
  以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承建公路建设的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大循项目指挥长薛志文告诉记者,大循公路设计、施工难度较大、不良地质多,施工路段地质层包含两个大断裂带。为摆脱断裂带来的安全隐患,起初设计建设7.8公里长隧道的方案被摒弃,而是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分大力加山隧道和卧龙沟隧道两部施工。
  作为大循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全长近5.5公里的大力加山隧道是青海目前在建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面对隧道开挖中涌水和围岩破碎的双重难题,建设者们迎难而上,巧妙利用往水泥浆中混入水玻璃的方式,形成一种能够遇水迅速凝固的混合液体,从而有效降低了围岩在施工过程中的坍塌风险。
  与此同时,为解决山区公路高差过大的难题,建设者们创造性地设计了西北地区首条螺旋型隧道——卧龙沟隧道,用“绕圈”的形式放缓坡度,使路基整体抬升,由一个高陡坡的公路变成较平缓的公路。“通过优化设计,缩短了隧道的建设里程,将大大节约后期的养护成本。”青海省公路建设管理局副局长马培新说。
  这些隧道选线及施工过程中的创新,不仅攻克了大循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个个技术难关,而且保证了工程建设的安全可控。5月19日,卧龙沟2号隧道左洞顺利贯通,成为大循高速首条实现贯通的隧道;大力加山隧道掘进也于6月16日突破4500米。
  大循高速公路沿线经过甘青交界处的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水源地、人文(自然)遗产丹麻自然塔。为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主动增加投资避免大开大挖,因地制宜优化防护排水工程设计,并及早启动边坡绿化和保护区植被恢复,以严格的环保、水保标准开展文明施工。
  记者在位于甘青交界处的大循高速公路一标建设现场看到,绿意葱茏的太子山保护区内桥隧相连,蔚为壮观。沿途修建的9级沉淀池内碧水流长,新长出的4000株云杉树苗及各种草籽迎风摇摆,与周围环境早已融为一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2 12:28:29 | 查看全部
劳动竞赛专页祝您学习愉快,开心快乐每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2 12:28:43 | 查看全部
为你喝彩_1b560df79e2ea85.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