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石油管道呼和浩特分公司赵慧颖 8月17日16:08分,在呼和浩特分公司机关“两学一做”党员大会上,副经理马健的手机不停的振动,他急忙走出会场接听电话,2分钟后返回,脸色有些凝重,和正在参会的分公司书记段军耳语了几句,拿上学习笔记本匆忙的离开了会场。
马健接到了达拉特旗输油站站长冷祥伟和管道科科长李国旺的汛情急报,同时在分公司建立的管道管理微信平台上,接二连三跳出管道裸露的图片。17日5时至12时,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普降大到暴雨,造成呼和浩特分公司管辖的管道3处悬空、10处裸露、14处水毁冲沟,3座阀室积水沉降。
管道险情多发在达拉特旗输油站、鄂尔多斯输油站和土默特右旗输油站所辖区域,该区域内多为黄土梁峁地形和湿陷性黄土,土质疏松,向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供给的长呼原油和呼包鄂成品油两条能源动脉在此区域内并行。
17日13时,各站冒小雨开始线路巡查。因50毫米以上的连续强降雨,导致通往管道线路的道路和桥梁多处受损,在确保车辆行驶安全和人员不被陷进去的前提下,各站人员艰难步行,同时拍照风险点图片上传管道管理微信平台。
险情就是命令!17日16:10分,分公司紧急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调集东胜维抢修队、就近施工队伍和社会依拖资源,管控安全风险。
20:30分,分公司应急抢险人员赶到风险最大的水毁冲沟点:呼包鄂K211+150 米处长30米、悬空23米深2米的管道裸露现场,并制定紧急抢险措施:运行的长呼线从500m[sup]3[/sup]/h降量至350m[sup]3[/sup]/h,暂缓待起输的呼包鄂线运行时间,全线进入紧急抢险阶段,调度严密监控运行参数……。
为防止管道光缆受损,抢险人员将同沟的通讯光缆固定在管道下方、用枕木垫胶皮或在管底填埋沙袋的方式支撑管道,打桩加固管道,雇民工回填土至管顶上方50公分并夯实后,再用铲车回填进行木墩夯实。在管道坡面上方还修筑了两道人字形档水墙和导水渠,改道上端来水至管道两侧,防止大雨对管道造成再次冲刷。18日凌晨1点,险情得到了初步控制,由于再次降大雨,回填抢险工作被迫中断。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17日23时15分发布:升级17日16时30分发布的暴雨蓝色预警信号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分公司立即制定了七项防汛抗洪应急措施,应对更大的险情。
18日凌晨6点,马健再次接到险情汇报,长呼K438+600米处管道裸露扩大到长77米、间断悬空30米,冲沟宽达到2—6米、管道悬空深1.5米。
抢险队伍立即转战至新风险点。雨水冲断了进场道路,车辆不得不绕行60公里,在距悬管现场还有3公里时,一条水流湍急、深70公分、宽12米的雨水冲刷成的河沟横亘在抢险人员面前。车被陷进了泥水中,抢险人员立即下车,人拉肩扛运送沙袋、铁锹、木桩等抢险物资和工器具,徒步趟过了两条河才到达抢险现场。雇佣的推土机、挖沟机也不得不爬山梁、走小路,绕行5个多小时才到达。这一天,因抢险现场四周没有人烟,交通不便,抢险人员10个小时未能进餐。
呼和浩特分公司经理张志峰、管道公司管道处副处长张存生先后于18日15:30、17:00赶赴现场指挥抢险,并针对露管抢修、防止次生灾害及下一步水毁整治措施提出了要求。
截止8月19日22时,沿线的管道裸露及悬空险情已全部处理完毕。其他多处管道水毁冲沟、水工破损、阀室内部漏雨、阀室墙体沉降等现场,各输油站也在同一时间组织人力、物力,实施了抢险和雨后恢复工作。因线路机杆倾倒导致外电中断的达拉特旗输油站,及时启动了柴油发电机供电,确保了连续安全生产。
据内蒙古气象台发布消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此次大到暴雨,降雨量达到了180毫米。当地牧民也说,这是20年来的降雨极限值。呼和浩特分公司干部员工发扬“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石油精神”,及时有效的应对了罕见的暴雨灾害,确保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能源动脉的畅通。
图1:呼包鄂K211+150 水冲沟导致管道裸露
图2:呼包鄂k211+150 米处水冲沟导致管道裸:2
图3:抢险人员趟河过沟
图4:抢险人员运送物资
图5:制作管道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