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4|回复: 4

民间有高手 轻视要不得

发表于 2016-8-22 16:25: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民间发明人是一支不可多得的创新力量,应该像重视民间投资那样重视民间发明,把他们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
        
  在日前举办的第九届国际发明(昆山)展览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发明协会负责人表示,有关部门已注意到民间发明人面临的困难,将努力加大对民间发明人的扶持力度。据悉,今年11月举办的这次展览会将对民间发明人的项目给予特别关注,预计金、银、铜奖的1/3奖项会颁给民间发明人,并为他们的创新成果转化牵线搭桥。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不小的社会反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民间发明人(又称非职务发明人)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面临一系列难以克服的困难。一些部门和专家对民间科研工作者看不上眼,导致他们在申报政府科研课题时挂不上号,科研成果转化时得不到支持。据统计,民间发明人的成果得到转化的仅在5%左右,民间科研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民间发明具有鲜明的特点。这些发明大都来自日常的生产、生活,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也不乏含金量很高的发明。更为难得的是,这些民间发明人都是在没有政府资助的情况下自掏腰包完成发明的,其创新热情和攻坚精神弥足珍贵。
  事实证明,民间发明同样可以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比如,王永明发明的五笔输入法,是中国原创性的重大发明;农民发明家李官奇发明的“大豆蛋白纤维”,把大豆纺成丝、织成布,并实现了产业化。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民间发明人大约有100万人,其申请的专利总量相当可观。虽然近些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开始重视民间发明,但民间发明在成果转化方面仍面临许多障碍。从政府层面来看,还没有专门针对民间发明人的政策支持。虽然有一些部门的创新基金向社会开放,但民间发明人的申请成功概率却很低;一些地方成立了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和技术市场、为民间发明搭建转化平台,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民间发明人很难得到资金支持。
  从融资环境上看,中国的风险投资热衷于即将上市的企业,对民间的发明创新缺乏热情。从认知度上看,民间发明也很难得到政府、专业科研人士的认可。
  自古至今,民间发明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今,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民间发明人中退休知识分子占比越来越大,他们有较好的科技素养和较为丰富的科研经验,创新发明的整体水平较以往有较大提升,是一支不可多得的创新力量。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应该像重视民间投资那样重视民间发明,把他们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让民间创新力量充分涌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

  来自人民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2 21:26:18 | 查看全部
谢谢小平老师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3 08:33:05 | 查看全部
感谢笑看今朝老师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3 08:33:16 | 查看全部
笑看今朝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3 08:33:25 | 查看全部
问好笑看今朝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