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 形成监管困境
沿着北京长安街往东,位于京郊的宋庄,早已闻名艺术界。
这里是一处平常的小镇,也是艺术品交易的一级市场。宽阔的马路两旁挤满鳞次栉比的店铺,分布着画廊、画展、美术馆,也能见到沿街摆卖的画作艺术品,还有各类延伸产业——艺术餐厅、笔墨售卖、艺术培训等。在宋庄,被称为画家村的小堡村常住人口不过1780人,外来人员约1万余人,其中职业及业余画家就有5000余人。
画家为这个原本平凡的村庄带来了艺术气息,也创造着来自艺术的财富。
“画家的落户,带来了房屋出租的收入,拉动了附属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杨福增表示,2015年,宋庄文化产业产值约有20多亿元。
“我们估计宋庄每年的艺术品交易在10万件以上。”杨福增说道。“估计”,道出了宋庄艺术品实际交易的隐蔽性。与中国艺术品市场一样,宋庄这个艺术品交易一级市场长期以来也面临着税收的疑问。
“信息不对称,税务机关难以掌握艺术品交易的时间、地点、价格等一系列真实信息。”通州区地税局征管科科长何龙谈道,而这也是当前中国艺术品税收征管的最大症结所在。在宋庄,艺术品税收监管的难题,不仅来自于信息不对称,还来自于土地性质。
“这些经营房屋属于村民自建的宅基地和村委会建设的小产权房屋,没有房屋产权证明。”何龙介绍称,按照工商部门现行规定,这样的租户开展经营活动便无法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无法通过环保、消防等前置审批,也就无法办理税务登记。“税务登记都没有办,税收管理无从谈起。”何龙表示。经核查,小堡村未办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的各类经营主体共计554户,其中从事艺术品创作及展示的有384户,占比近7成。
不仅如此,艺术家和艺术经营主体经营业态复杂,主业类型难以划分,结算方式隐蔽多样,经营活动情况难以掌握,也给税收征管的数据来源带来困难。
宋庄越来越有名,可其为当地带来的税收却并未成正比。“宋庄正在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但还远远不够。文化产业要长期发展,税收的完善不可或缺。”杨福增表示。
放眼全国,画家村、艺术村并不少见。由于土地性质带来的税收征管与税款流失问题,也并非宋庄一处。那么,在没有土地性质问题的艺术品交易一级市场,税收情况如何?
以正常经营的画廊为例,全年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按3%征收率缴纳增值税(没有抵扣项),全年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上的,按销项与进项之间的差额缴纳17%的增值税。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年销售额80万元以上的画廊正越来越多。难以取得上游发票,成为画廊业实际面临的税收难题。业内人士表示,艺术品交易一级市场大量的私下交易、现金交易,给艺术品税收监管带来很大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