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城里安个家
不用太大也不用在市中心
像于猛一样,不少进城务工的80后农村青年也想着在城里安个家。
1987年出生的孙宇是顺风快递的一名快递员,虽然公司供吃供住,谈了女朋友后,两人商议着也要在沈阳买套房,“60平方米就够,我俩都是外地的,希望能在沈阳扎下根。”
记者调查发现,想在城市安家落户的80后在进城务工青年中比较普遍。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进城的初衷有所不同。
十多年前,于猛和叔叔进城打工,叔叔在木材市场干活,只想趁着身体好,多挣几年钱好回去盖个房给儿子结婚用。于猛可不这么想,他从村里出来就没想回去:“在城里打上两个月的工就能抵上农村种地一年的收入。”
即便已经在小城镇就业的80后,也更向往大城市丰富多彩的生活,期待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不想一辈子窝在农村和小城镇里。
职高毕业的孙宇最早在盖州市工作,由于所学的酒店管理专业和当地工作需求不对口,一直对工作不满意。地方小、机会少,想到大城市看看,促使不少和孙宇有一样想法的80后到城市闯一闯。
有数据表明,已婚的新生代农民工中,超过一半的配偶在同一城市打工,因此,在城市置业的意愿更为强烈。对他们来说,购房是一种融入城市的心理需求。
“什么学区房、投资性的房产,咱都不敢想,关键是生活要方便,价格要低。”考虑到这些因素,于猛相中了沈阳市白塔堡地区,“离中心城区不是特别远,周边超市、市场都有,公交车不少,地铁已经规划到这儿了。”
但是,城市高昂的房价对进城务工青年来说,是融入城市生活一道最高的门槛。
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工作的段晓辉就感觉压力挺大,“儿子两岁多了,我和爱人月收入加起来不到1万元,除去生活成本也存不下几个钱。”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进城务工青年普遍有在城市安家的愿望,但绝大多数都没有住房公积金,个别企业给缴纳公积金,标准也比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