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年来,油田公司针对增产不增效现状,提出过紧日子、苦日子的要求。
针对这一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今年以来,为进一步促进提质增效工作有效实施及目标实现,深化“重塑良好形象”大讨论活动,新疆油田公司工会开展了“全员精细成本管控劳动竞赛”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在全公司各基层单位涌现出了不少好办法,好经验。
工程技术公司作为油气增储上产及应急保驾的主力军,也积极转变观念,眼睛向内,增收节支,在“提质增效”工作中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该公司坚持效益导向,加强精细成本管控,培养员工的价值管理理念,通过提交“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金点子”等活动为载体,为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注入节约成本的活力因素,让成本节约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鼓励干部员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学习运用节支降耗的新技术、新工艺,掌握节支降耗的新技能、新本领,依靠科技手段,不断提高节约创效能力,为油田稳健发展发挥自身作用。
今天的“全员精细成本管控劳动竞赛”系列报道,就让我们走进工程技术公司,去看看他们是如何做的。
严控成本
过日子就要算算成本帐。
公司认真贯彻落实新疆油田公司精细化成本管理主题活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过苦日子”的思想,成立公司领导庞德新为组长的精细管控领导小组,结合自身实际,大力挖潜公司内部潜力,编制《工程技术公司精细成本管控实施方案》,形成运行大表,以副总师以上领导为项目小组领导的保障机制,落实管控责任,按月统计上报进度情况。
“公司全体员工如果成本费用要下降10%的话,就可节约6000万元,相当于17个小修队一年产值;相当于335人的工资。”公司经理庞德新在“提质增效”动员大会上为大家算了这样一笔账。
为公司省钱,就是为自己谋福利。
工程技术公司在“严控成本”时,提出了具体策略,即进一步强化成本管控,严控非生产性支出,力争变动成本下降10%;杜绝新增无动态物资;通过加强设备自修自保,减少委外加工、缩减外付修理费;承接地面设备利旧挖潜任务,降低费用支出,节约投资;并实行特色技术组合使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等。狠抓落实,坚决完成全年控本减费指标任务,积极探索富有成效的降本措施,花大力气创大效益。
上修之初,杨仕涛所在的小修31队就推行“成本精细管理”工作方案,进一步规范生产成本管理与绩效考核工作,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全力实现现有经费使用最大化,做到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精细管理。
杨仕涛算了一笔账:例如防渗膜的回收再利用,将没被污染、没有破损的防渗膜回收再利用,如果每个月一个队能省下3块防渗膜的话,这样光在防渗膜消耗费上就能节约942元。
除此之外,一线作业队伍通过对单井成本精细描述、精细分解、精细考核,控制成本关键节点来实现单井创效的过程和效果。
工程技术二分修井31队队长史建军表示:“受油价下跌影响,今年出现常规修井措施吃紧的现象。修井队伍要确保实现利润目标,就必须在降本增效上狠下功夫,精打细算向成本管控要效益。”
优化生产
根据公司发展定位,工程技术公司着力优化企业内部结构,成立了特车分公司、撤销准备队建制,重新组合综合服务队,恢复组建修井队伍,盘活人力资源,人员结构进一步合理。
减少中间管理层级,开展两级机关人员下基层活动,机关直接对接基层队管理,加强现场作业技术监督指导;根据目前公司作业范围,队伍分布情况,将分公司调度室合并成立公司总调度室、白碱滩片区调度室、腹部片区调度室。
工程技术业务将年度计划目标分解到月、周、队,制定完善考核体系,严格落实和考核计划完成率,提升生产运行效率。根据区块工作量,及时调整队伍分布;对重点任务、整装区块,集合优势,以项目管理模式组织生产,确保任务落实。
地面设备业务推行“以量定产、逐月跟进”的主动保障模式,按产能建设进度需求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根据生产进度安排,实行双班作业,充分利用设施、场地。地面设备维护业务基本完成月度生产计划。
与此同时,公司通过内部同业务之间或同种产品之间持续进行纵横对照分析,寻找差距、改进提高,同时通过对同区块、同深度、同作业措施的单次及各项单项产品盈利、亏损的对比分析,每月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挖掘潜力,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来源: 克拉玛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