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油减盐在厨房
由于缺乏营养知识,我国慢性病人呈现“井喷”之势
专家建议:在社区配备营养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居民提供营养指导
8月18日,由中国疾控中心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大会在京召开,主题是“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晓峰说,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做饭,在家只点外卖。他建议大家回到自家厨房,从做好一顿饭开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国居民普遍吃盐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6克,但我国居民实际摄入量平均为10.5克。由于缺乏营养知识,我国慢性病人呈现“井喷”之势。
北京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居民吴琳琳每天为做饭发愁。按照标准的油盐量做饭,丈夫和儿子总说味道太淡,而且都嚷着要吃大鱼大肉。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体重超标,丈夫大腹便便,吴琳琳很苦恼。
家里应该怎样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了一天食物量的“膳食宝塔”方案,解决家庭“掌勺人”的困扰。专家建议将“膳食宝塔”换算为每日所需的食物份数。
以一位体重正常的职业女性为例,一天的食量是:2.5小碗米饭或等量馒头、3个掌心大小的鱼禽肉蛋、2碗叶菜类、1.5杯牛奶、1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小半碗豆干、2.5勺烹调油。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说,中国人饮食习惯中几乎没有分量的概念,但普通百姓不必过于纠结。日常膳食,绝大多数人不会精确到克,只要尽可能地保证食物种类和大致比例就可以。比如1份蔬菜规定为100克,相当于成人单手一把的数量;1份肉为50克,相当于成人手掌心的大小及厚度;1份油为10克,相当于1个家用瓷勺的容量……每类食物都有自己的标准分量和估量方法。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被同事称为“王大厨”。在单位职工的厨艺活动上,他展示了个人拿手菜——姜黄炒虾仁青豆。他解释,从营养角度来说,虾仁是蛋白质,青豆是蔬菜,让人看着可口。值得一提的是姜黄,科学证明它可以预防癌症。王宇表示,改变日常生活习惯,吃得更健康、更有营养,能够减少疾病。而普及营养知识,最关键的是家庭“掌勺人”。
中国农大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建议在社区配备营养师。可以先在部分社区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请行业协会派营养师到社区,为居民提供营养指导。
国家卫生计生监察专员常继乐建议,开展相应培训,提高家庭的健康饮食意识,通过开展社区居民厨艺比赛等形式,营造良好的控油减盐社会氛围。同时,向全体居民发放控油减盐工具及低盐低油膳食材料,让健康厨房落到实处。
杨月欣表示,我国教育体系中缺乏“食育”,孩子们从学校中不能获取正确的营养知识,等他们长大成人后再想改变饮食习惯和口味就很难了。这就要求国家体系衔接,让营养专家和知识走进校园。她说:“健康中国,营养先行。如果年轻时像吃药一样认真吃饭,那么老了以后就不会像吃饭一样吃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