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对创造性环节的资源配置。科技创新活动大体上可以分解为三个层次:创造性环节、智力性环节和体力性环节。相对于智力性环节和体力性环节而言,创造性环节位于科技创新的最前端,它专注于攻克科技研发难关、实现科技突破和技术变革等。对我国企业来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发展的最大隐患。我国企业要掌握发展主动权,必须突破核心技术难题。为此,对创造性环节要配置精锐力量,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超前部署、集中攻关,以尽快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分梯次、分门类、分阶段推进。技术创新需要经历一个从决策到研发投入,再到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不可草率行事或急于求成。应遵循技术和产业发展规律,针对不同类型技术研发的特点,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明确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分梯次、分门类、分阶段推进。尤其是在前期,应将各项基础工作做扎实,反复推敲验证,不断改进完善,为后续工作夯实基础。
完善制度环境,突破瓶颈制约。目前,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瓶颈主要在于科研人才缺乏和创新收益不确定。针对前者,应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现有行业和地方的科研机构,将更多科研力量充实到企业中去,依托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针对后者,既要加强政策支持和激励,又要完善相关制度安排,特别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假冒侵权,规范市场竞争,让企业从技术创新中获得应有回报,让全社会创新积极性更加高涨。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够充分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的良好制度环境。
(作者为中国知识产权运营联盟副理事长)
《 人民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