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2|回复: 4

“秋老虎”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发表于 2016-8-30 08:31: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秋老虎”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13-160Q20Z000W8.jpg
  以为熬过炎热的夏天便会迎来凉爽的秋天?不要忘了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高温天气仍会卷土重来。面对“秋老虎”的到来,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秋老虎”的由来
  清朝道光年代有个叫顾禄的人写了一本书叫《清嘉録》,书中在“七月”中关于节气立秋的描写如下:“朝立秋,渹飕飕;夜立秋,热吽吽”。意思是说,以早晨(白天)或者是夜晚立秋来看这一期间凉爽与否,如果是早晨(白天)立秋,天气就会很凉爽;如果是夜晚立秋,天气就会热烘烘的。从此以后,凡是遇到立秋之后天气仍然酷热难耐的,就称之为“秋老虎”。

  关于“秋老虎”
  秋老虎是我国民间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气象学上指处暑节气后连续5天最高温度在35℃以上。
  “秋老虎”伤人招数

  温差大易致血压升高
  夏秋之交容易引发血压波动,其原因就是早晚温差。当身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交感神经会比较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加大,引起血压上升。所以,高血压患者在此阶段要注意监测血压,合理用药,同时还要注意保暖,多喝水。

  初秋一到全身瘙痒
  立秋后空气逐渐变干燥,如果人不注意饮水,再加上睡眠不足、饮食肥腻等影响,一些燥病就会找上门来,如皮肤瘙痒、大便干燥等。为此,人们除了要多喝水、保证睡眠之外,还应该多吃一些鲜藕、银耳等能润燥的食物。

  猛吃冷食大伤阳气
  盛夏时节气温很高,气血外浮于体表,造成脾胃正气不足。到夏秋之交,人的脾胃、消化能力已经比较虚弱了。如果这时人们继续吃生冷食物,就会进一步损伤阳气。所以,此时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脾胃,让消化机能慢慢恢复,为秋冬二季补充营养做好准备。
  四个当心挡住“秋老虎”

  当心“外火”
  相关研究发现,人的情绪、心境和行为与天气的关系很大。当气温达到30℃~34℃时,胃酸分泌会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食欲减退;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个小时,湿度高于80%时,身体中暑和“情绪中暑”的比例急剧上升。此时,应该避免长时间日晒。外出时,要戴好遮阳帽,涂抹防晒霜。同时,保持室内安静、卫生,注意通风降温。
  当心“内火”
  即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而出现的内热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烦躁、失眠、反复口腔溃疡、口干等。可分别根据情况服用中成药治疗,多吃蔬菜水果,以泻热降火。

  当心缺水
  中老年人最容易发生体内慢性缺水。高温天气湿度大,出汗多,更易缺水,体温的调节主要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为保证血液的稀释并有充足的血容量,水的摄入既要适量,还要适时。饮水量以每天尿量不少于1000毫升为宜,可少量多次饮水。
  当心热伤风
  高温天气,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大,加之食欲不振,睡眠不足,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如果过于贪凉,细菌、病毒便可乘虚而入,导致感冒。预防热伤风关键是避免受凉,大汗淋漓时,不要立即对着空调吹。要注意劳逸结合,一旦患了热伤风,应当及时就诊。
  如何应对“秋老虎”

  宜穿透气性强的衣服
  秋老虎期间昼夜温差大,建议穿透气性强的衣服,白天可以穿的凉快点,但夜里出行散步一定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凉感冒。
  初秋运动宜舒缓
  初秋是锻炼的最佳季节,但运动要因人而异,体质较弱的人适合比较柔和的运动,如散步、做操、打太极拳、慢跑等。

  醋泡脚安眠提神
  秋老虎让暑热重返,影响睡眠,经常用醋泡脚可缓解这种症状。水的温度一般以脚能承受的热度为准,水应淹没踝关节,每次浸泡10分钟即可。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慎用。
  莫要太贪凉
  过分贪凉,痴迷使用消暑“利器”,会给人体造成不适。高温期间,人们应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保证体内水分,避免在烈日下暴晒。
  “秋老虎”的饮食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0 14:30:11 | 查看全部
辛苦了 ,问好李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4:53:48 | 查看全部

回 1楼(魏明东) 的帖子


送去我的祝福!带去我的问好!祝老师永远快乐、健康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4:53:5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4:54:11 | 查看全部
t01ea52403d158166a4.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