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3|回复: 3

[打工讲堂] 关于社保你必须了解的!退休你能领多少养老金

发表于 2016-8-31 09:12: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关于社保,你必须要了解的!

8月26日,《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2016》(以下简称《白皮书》)在北京发布。《白皮书》显示,受经济下行、成本压力影响,中国企业社保合规停滞不前,基数合规性下滑;而且仍面临多重挑战,成本过高、差异性大、办事麻烦、政策复杂;企业内部社保岗位价值感下滑,社保外包增长趋势明显,企业社保管理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

企业社保进入“缴了但基数不足”阶段

《白皮书》调研显示,受经济下行、成本压力影响,企业社保的合规性在2016年开始停滞不前,甚至在缴费基数合规性上出现大幅下滑。数据显示有74.89%的企业未按照职工工资实际核定,其中36.06%的企业统一按最低基数缴费。而这意味着员工的社保被“降低标准缴纳”,势必影响今后的待遇享受。   

据了解,衡量社保是否合规,主要有三大要点,参保及时性、险种的覆盖面以及缴费基数合规性。《白皮书》数据显示79.12%的企业为员工在入职30日内即参保,而这一数据在近两年都基本稳定在80%左右。同时,仍有17.66%的受访单位在试用期结束后办理,2.92%的单位视领导安排,还有0.29%的单位一直都没上社保。这反映出企业参保时间合规性总体上遵守程度良好,但试用期未按规定及时参保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社保缴费基数完全合规的单位仅占25%

从险种覆盖面来看,2013年到2016年以来呈现出从强制型逐步向补充型、福利型延伸的趋势。这反映出企业社保意识正在变革,开始以福利视角、员工视角来思考法定福利与自主福利的协同配合。

调查显示,社保参保覆盖面保持高位(90%以上);住房公积金由2013年的65.22%提高到2015年的79.79%,2016年为75.18%,稳中略降;补充医疗保险由2015年的27.51%达到了2016年的29.05%。总体来看,企业购买补充商业保险有了约30%的覆盖面。

但令人担忧的是,过去一年间企业社保缴费基数合规问题仍然严峻,整体堪忧,风险巨大。调查发现,企业参保基数合规性从2015年的38.34%降低到了2016年的25.11%,社保缴费基数完全合规的单位仅占25%。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绝大部分企业都面临基数的风险,这就意味着我们很多企业裸奔,不管不顾先往前面跑再说。”《白皮书》主笔、51社保创始人余清泉说。

《白皮书》也表示,这些情况实际上反映出企业社保合规已经逐步走过了 “不缴社保” 、 “迟缴社保”的阶段,进入“缴了但基数不足”的阶段。在经济下行、成本增加的压力下,企业社保基数合规压力巨大。

仅9.2%的HR能完全解释清楚养老金计算办法

《白皮书》还提出,当前中国企业社保管理仍有四大难题亟待破解:成本过高、差异性大、办事麻烦、政策复杂。

目前,企业跨地区经营成为常态,但各地社保政策的实务差异性客观上给企业社保管理带来了新的难题;而来自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也正逢其时,困惑与迷茫并存,企业社保管理面临多重困难。

调查显示,员工分布全国化的企业越来越多,49.05%的受访企业跨地区经营,即使是50人以下的小企业中,也有25.93%左右面临员工全国化问题。

但是,中国特色的统账结合社会保险制度设计时借鉴和揉合了多种经验,而且各地探索试点形成了今天的碎片化局面,各地政策差异性大;部分群体涉及历史沿革和改制并轨等,更加大了复杂性。

调查显示,以现行养老金计算办法为例,仅9.2%HR可以完全清楚解释,14.01%HR 选择了“完全不懂”,43.80%HR表示“略知一二”。政策复杂性无疑是企业社保管理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

另外,《白皮书》显示,企业内部社保缴费核算信息化程度很低, 71.53%企业仍采用EXCEL手工计算,仅有10.51%企业借助了ERP或e-HR软件工具,企业内部社保实操方式亟待变革,信息化任重道远。

企业社保外包成趋势

企业社保管理的难题一直困扰着HR们。2013年的《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发现,企业社保管理人员对社保岗位价值的自我认知在3年内保持较高水平,3年后价值感、成就感急剧下降。

今年的调查也显示,对企业社保管理持有绝对正向价值感(认为“对公司很重要”)的只占35%;认为做社保是“跑腿办事”的占26.80%,认为属于“不得已而为之”的占25.01%。越来越多的企业社保管理人员在达到事务专家层面后,会遇到职业瓶颈。

调查还显示,外包正在成为趋势,纯外包率达到了18.54%(指“劳务派遣”或“社保代理”);泛外包率达到了36.93%(加上了“部分外包”)。整体来看,社保外包趋势明显,有6、7个百分点的明显增长。

“我做社保的第一天,一个老奶奶做了好几十年,她说社保不就是跑腿办事吗,没有一家企业因为社保办得好就上市了。”余清泉说。

与此同时,员工的社保意识已经明显增强。在对企业一线社保管理人员的调查中,64.53%的HR感觉员工咨询社保问题的热度及员工社保意识呈现略微上升或显著增强的态势。

HR不愿做“跑腿办事”的代理,员工的社保意识又在增强,怎么办?《白皮书》指出,随着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外包正在为更多人所接受。

社保到底有多重要?

1.为什么不能断社保?

第一点,在大城市的人都知道连续上社保有多重要。比如北京,如果你是外地户口,只有连续上满5年的社保才能在北京买车摇号和买房,这里的社保只包括五险。只要中间断一天,五年就要重新计算了。

第二,养老保险得交够15年,退休了才能享受终身。医疗保险也如此,女交够20年、男交够25年,退休了才能享受终身。最不划算的是,交了却不够年限。这里要解释一下的是,养老和医疗都是可以累积的,断了也能续上。

其他的保险断了倒没有太大影响,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这三样,只要在用之前交够1年就行,工伤保险即交即用。此外,社保是强制缴纳的,也就是你在单位上一天班就得交一天社保,所以,上班期间交哪个、不交哪个其实没有选择的余地。

2.社保断了怎么办?

如果你是冲着买房买车,一定要注意:千万别断!

哪怕断一个月,按照北京的规定,补缴没戏,五年从头算。不少换工作的朋友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工作断档没人帮你交,务必提前找个中介过渡一下,网上有不少帮着交社保的中介公司,按照最低基数缴纳即可。

如果你是冲着享受终身养老医疗去的,注意以下两点:

1.养老和医疗保险的年限都是可以积累的,如果中断,交够年限就可以。如果到了退休年龄,还是不够最低缴费年限,北京户口可以办理延期缴费,外地户口交够10年才能办理延期缴费,不够10年的就只能转回户口所在地续交了。 

2.医保断了,医保待遇从下个月起就停了,重新交还是可以报销的。万一断缴,医保卡会有2到3个月的恢复期,在这2到3个月只能手工报销,就不能医保卡自动报销了。当然这只是北京的规定,还有的地方规定如果断缴超过2个月,会有6个月的等待期,这6个月中你是不能报销的。

3.自由职业怎么交社保?

只要是自己给自己上,走正常渠道都只能上三险(养老、医疗、失业),找代理公司可以上五险一金。

如果你是本地户口,到当地的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和人才服务中心就可以缴纳。外地户口如果想在异地上,比如外地在北京做自由职业者,只能找家社保代理公司,通常一年交几百块服务费,公司就能帮着上五险一金。

以北京为例,正常渠道上三险有这三个基数可以选择,低档2089元,中档是3134元,高档是5223元。

到底应该选择哪一档缴费呢?同样也有大锅小锅的问题,小锅是眼见即可吃,交了多少有多少;大锅是最后拿的跟交多少没太大关系。看看自由职业者交社保的大小锅,只有8%的养老保险,其他都被规划到国家的统筹基金。因为钱都是自己出,所以交低档就可以,具体怎么选择还得你自己拿主意。

4.改变工作地,社保怎么办?

当然要续上,务必办转移!

现在很多人离开北上广,都放弃了之前缴纳的社保,觉得没什么用,回去以后再重新缴纳。如果你在北京已经上了15年的社保,从25岁到40岁,40岁回到家没有转移社保,回老家重新上的,你连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都够不上,到时候可就连退休金和终身的医疗保险待遇都没有了,之前辛辛苦苦上了那么多年的社保岂不就亏大了。

5.五险怎么转?

在原单位和所在城市的社保中心开具参保缴费凭证,带到你老家的社保机构,如果在老家已经有单位,直接交给单位办理就可以了。

其中,养老保险你个人的部分可以全部转走,单位缴纳的可以转移12%。医疗保险可以转移你的缴费年限,个人的部分就把它取出来自用。失业、工伤、生育险一般就不需要转了,去新单位直接上就行了。

6.公积金怎么转?

你要去老家的公积金管理中心开具“新单位接收证明”、“当地公积金中心的建立账户证明”、“当地公积金中心的银行账户开户行名称”这三样材料,到原单位办理账户转移。如果不转移,这边就给你封存了,退休后可以取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09:14:40 | 查看全部
退休后你能领多少养老金?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金网

1.jpg

  月薪5000退休后每月能领多少钱?许多人工作后就会发现工资跟实际到手工资数是不一样的。比例,工资5000元,除去五险一金及个税,到手只有四千多,很多人并不清楚退休以后自己能拿多少养老金。下面小编以5000工资为例为大家计算一下到手养老金有多少。

  首先看符合什么条件才能领养老金。在1997年7月16日以后参加工作,累计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就可以领取当地养老金了。

  养老金领取多少由什么决定?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简单来说,养老金的钱分两部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法较复杂。下面小编就为您先拆分详解,然后再举例说明。

  基础养老金部分

  (注:以下内容较烧脑)

  先说“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计算方法。1、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A=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c1×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N。2、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N=【a1/c1+ a2/c2+ a3/c3+ ……+an/cn】/n,其中n为退休时的缴费年限,a1a2a3 …an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本人缴费工资基数,c1c2c3 …cn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基础养老金=【( c1+A)/2】*n%,其中c1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A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n为退休时的缴费年限。

  综上所述,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历年本人缴费工资基数与当地平均工资的比例、缴费年限。这三个值越大,能拿到的基础养老金越多。

  举例来说:你于2020年在北京办理退休,缴费年限为30年。假设2019年北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你历年的缴费工资基数均是当地平均工资的1.2倍,那么你的基础养老金=【(8000+8000*1.2)/2】*30%=2640元。

  个人养老金部分

  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简单来说就是退休时你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这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个人账户储存额是多少,二是计发月数怎么算。

  目前,企业职工所缴的养老保险,分为两部分,一是单位缴的部分,二是个人缴的部分。个人缴的部分,是本人缴费工资的8%,全部累计进个人账户。单位缴的部分,不计入个人账户。那么,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多少,就取决于你的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了。你的缴费工资越高、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储存额越多,退休后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也就越多。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按照这个公式计算出的金额,就是退休后能拿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

  举例来说:如果你的缴费工资为5000元(假设每月如此),缴费年限为30年,退休时年龄是60岁。个人账户储存额=5000*0.08*12*30= 144000元,计发月数为139个月。那么你的个人账户养老金=144000/139=1036元(约)。

  月薪5000,退休后能领多少钱?

  月薪五千,退休后能领多少钱呢?说实话,还真不一定。这取决于四个因素:退休上一年当地平均工资、历年本人缴费工资基数与当地平均工资的比例、缴费年限、退休年龄、个人账户储存额。

  假设退休上一年当地平均工资也是5000元,历年本人缴费工资基数与当地平均工资的比例是1,缴费年限30年,退休年龄60岁,个人账户储存额144000元(月缴费工资为5000元,30年每月如此)。

  那么,基础养老金=【(5000+5000*1)/2】*30%=15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144000/139=1036元(约)。养老金=基础养老金15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1036元=2536元。

  最后,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如果参保人去世而没有领取完,剩余部分可以依法继承。虽然退休后每个月的养老金基本是固定的(有时国家调整),但你活的越长,能领到的总金额越大。所以,调整好心态,好好的活着吧。

  【养老金领取相关知识】

  领取基本养老金有何条件?

  基本养老金是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的。

  领取基本养老金包括两大必要条件。首先,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必须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其次是累计缴纳养老保险费时限需满15年。这样才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需要提醒的是,我国目前法定的职工退休年龄规定是男性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特殊工种工作的,退休年龄为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而经本市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则可办理病退手续。

  此外,15年是累计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时限,中间允许有中断,不用非得连续缴费15年。

  养老金数额由哪些因素决定?

  职工的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另外对于1998年6月30日以前参加工作,2006年1月1日以后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被保险人,除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外,还要额外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计发比例就越大;缴费水平越高,实际缴费指数就相应增高,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结果也就更高,这也体现了我国养老保险“多缴多得”的原则。

  同一自然年度内,本市职工平均工资是不变的,那么影响基本养老金水平的因素便是个人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按同一缴费基数缴纳和补缴的养老保险在计算基本养老金时并无区别。所以,养老保险间断后又补缴的,不会影响基本养老金的计算。

  2016最新养老金计算方法: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 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3.0)÷2×40×1%=3200元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20:12:48 | 查看全部
必须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20:13:08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问好云飞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