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2|回复: 4

企业工会应如何培育职工的“工匠精神”

发表于 2016-8-31 15:35: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的精神理念。对企业来说,“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要求员工不仅仅只是把工作当作赚钱、谋生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认真、专注、热爱的态度,持有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的桥梁与纽带,肩负着参与、维护、建设和教育四大职能,传承和培育“工匠精神”,是工会必须承担的职责。针对企业工会如何培育职工的“工匠精神”,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浅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5:35:39 | 查看全部
 在“优环境、育匠心”中彰显作为

  加强宣传先进事迹。用先进人物的事迹来感染职工、鼓励职工是企业工会提高广大职工素质、打造“工匠”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充分运用劳模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和电视录像、网站、报纸、广播、微信、宣传栏等平台,开展形象化、立体化的宣传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充分激发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倡导一种“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作风,引导广大职工弘扬“工匠精神”,使之成为企业的价值取向,使整个企业充满持续的进步动力。

  深入推进职工职业道德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职业道德建设活动,通过评选文明职工、文明班组、文明示范岗、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等活动,形成强大声势,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参与职业道德新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

  繁荣职工文化活动。根据企业实际,找到企业文化、职工文化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点,弘扬当代的“工匠精神”。搭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职工文化活动组织网络,包括各级职工艺术团、文艺演出队伍、职工俱乐部等载体和平台,让职工有展示才华的阵地。将“工匠精神”本身应有的诚信、互助、友爱等高尚品质润物无声地融入职工文体活动中,雕塑职工精神,影响职工生活,提升职工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5:35:48 | 查看全部
在“提素质、强匠技”中彰显作为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职工技能培训,构建科学合理的技术工人培训体系,通过系统、专业、全方位的职工培训,为培育工匠搭建平台。要根据企业实际,加大经费投入,探索项目化运作方式,充分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力量抓好技能培训工作。坚持基础培训与岗位培训、实用技能培训与急需技术培训、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广泛开展定向式培训和技术资格培训,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结合深化职工素质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技能培训、技能帮带、技能竞赛、技能晋级、技能激励”五位一体工作机制,拓宽领域,拓展内容,引导和帮助职工学技术、提技能、长才干。

  大力推进职工书屋建设。在建好传统职工书屋的同时,还应顺应时代发展,开通“电子职工书屋”。要根据企事业单位自身的工作生产经营所需,购置收藏有关技术书籍,使职工书屋的图书有可读性。不断研究完善管理方法和措施,积极推行会员制、网络化管理、图书资源共享、图书流动服务,定点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具有工会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职工书屋”管理运行模式。要以“职工书屋”为阵地,举办灵活多样的创新性读书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5:35:57 | 查看全部
 在“建制度,维匠权”中彰显作为

  畅通人才上升通道,完善薪酬体系。一是为技能人才设计职业上升通道,合理设置不同层级的技能岗位。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梳理好岗位设置,建立技能系列岗位(如主任技师、资深技师、首席技师等),确保技能人才上升通道畅通。二是完善薪酬体系。企业可制定相关制度,对于从正规渠道取得特定技能等级的高技能人才发放津贴。企业可对薪酬体系进行优化,对于从事生产劳动工作的员工进行薪酬和福利倾斜;对于年终考核,除考核工作业绩外,还可以考虑加入发明创造和合理化建议等方面因素。三是制定完善优秀劳动者评比制度。企业通过优化制度,提高对表现优秀人员的奖励,同时对于获表彰人员,可向上一级进行评奖推荐,使技能人才获得更多的荣誉和认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5:36:06 | 查看全部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体面劳动。以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进行维权,加强对职工的信任和关怀,全面了解员工思想动态,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建立完善劳资争议处理机制。着力维护劳动者的报酬权益,以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健全协商主体、拓展协商领域、细化协商内容、提升协商实效。全面落实以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特别是在经济困难企业,审议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裁员、降薪、转岗等重大方案时,要充分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做好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以帮扶机制为服务保障,以职工需求为服务内容,建立完善生活救助、法律援助、金秋助学、医疗互助和人文关怀等帮扶机制,实施物质帮扶与精神扶助相结合、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做到一般困难机制帮、突出困难重点帮、突发困难及时帮,实现困难职工帮扶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实现对困难职工帮扶救助的全覆盖、不遗漏。 (作者单位:柳江县总工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