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理论始终坚持独立建构的主体性。中国在与世界文明对话中吸收了西方的一些有益成果,但中国理论的主体性始终如一,那就是始终坚持人民民主的政治发展方向,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等等。这些既是中国理论的基本理念,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总是习惯于以西方的概念、范畴、方法来观察中国,认为中国理论不符合西方的教科书,因而是错误的。这真是“知识违反常识”的谬论。
事实证明,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才有理论自信;只有具备理论自信,才有发展自信。回顾历史,延安时期我们党的理论成熟为新中国成立做好了理论准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现在,我国发展到了总结新成果的新阶段。经过努力,我们自信能建构自己的理论和话语体系。中国的成功不但源于我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制度,还源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演化而成、一以贯之的文明基因。在国民特性即民族、语言、文化和政治思想上,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文明像中华文明这样一脉相承,世界上也没有哪一个大国像中国这样在饱经磨难后能再度复兴。近代中国在经历百年危机之后诞生了新中国,目前新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超大规模国家的复兴需要与之匹配的科学理论,这种科学理论不可能是“拿来”的、自发的,而只能是自主、有为的产物。建构科学理论,自信是前提,有为是保障。
《 人民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