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相关制度。虽然《环境保护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环境与健康制度,但其制度的建立健全还要做很多工作,不仅要在体制上构建以环境保护部为主导的机制,还要全方位地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健康监测体系等机制,并考虑将环境与健康工作纳入政府考核指标体系。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尽快制定并实施环境与健康管理工作规范和程序,有序推进相关工作。
要重点抓好污染防治,解决影响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近年来一系列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被采用并取得成效,但空气、土壤、水污染等损害人群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抓好污染防治,就抓住了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也回应了人民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和谐的诉求。要实施分区控制,取缔所有排污口和优先防控重点单元,以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行脱硫、脱硝控霾并举,对常规污染物与以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危险物质进行综合控制,加强重点区域联防联控;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合理调整涉重、涉危化的企业布局,积极开展农村污染防治和环境修复等。
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完善健全食品与公共安全体系。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贯彻食品安全法,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更大力度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将质量升级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环节,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放心。另外,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源头治理、前端处理,把基层一线作为公共安全的主战场,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形势分析制度,及时清除公共安全隐患,努力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
环境与健康管理是一项跨部门、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复杂的工作,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统筹和协调机制。同时,要推进健康、环境与发展的跨学科基础研究,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从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来源:中国环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