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报记者沙露通讯员汪进
一直以来,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已经成为企业增强发展活力,拓展发展思路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职工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的有效途径。而由新疆油田公司工会组织开展的劳动竞赛,对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促进企业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特别是自2014年以来,随着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油田公司进入全面亏损。面对这一严峻生产经营形势,公司管理层提出在全公司范围内大力开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作,今年又明确提出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精细成本管控工作。
实验检测研究院作为西北地区拥有资质数量最多、类别最全、水平最高的实验检测专业机构,自成立五年以来,形成了在油气田勘探开发、油气地质分析、环境检测、油田节能监测、化工产品检测和计量监督检测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可以开展实验检测参数454个,已认证认可140项,拥有各类仪器设备2000余台,价值2亿多元,实验地质研究相关技术专利100余项,出版著作10余本,制定、修订标准30余项。
作为油田公司三大科研单位之一,实验检测研究院着重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业务特色为油田公司提质增效贡献力量。今天的“全员精细成本管控劳动竞赛”系列报道,就让我们走进新疆油田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精心组织全员参与
实验院紧密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勘探开发大局,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职工的劳动积极性,通过分析研究,确立了各单位劳动竞赛的项目,具体化实施方案,确保项目有序、快速、周密实施,为全院“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做出积极贡献。
实验院利用全院大会、科研例会、所(中心)例会,组织全院职工学习油田公司2016年职代会和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树立全员成本节约意识,调动员工为实现实验院成本全员、全过程、全要素管理的积极性。
在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截至目前,实验检测研究院在岗的402名员工均参与了问卷调查,参与率达到在编总人数的100%,共整合收集到50余条合理化建议。
此外,实验检测研究院党委还成立了由院领导为组长的劳动竞赛委员会,根据新疆油田公司工会的安排,深入开展好劳动竞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16年,实验院在全员精细成本管控劳动竞赛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是突出特色,务求实效。根据油田公司对实验院定位和自身业务特色,主要瞄准勘探实验研究、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方案设计、扩展检测项目、提高工作效率、深化挖潜增效等着力点开展劳动竞赛工作。
二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在办公室、实验室、休息间等地方张贴标语或提示语,积极宣传在劳动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跟踪报道竞赛过程,推动劳动竞赛活动在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深入持久地开展,努力在全院范围营造竞赛活动的浓厚氛围。
三是搭建平台,展示成果。利用“节约挖潜、降本增效”劳动竞赛、“提质增效”活动、“五小”成果、“安康杯”竞赛、“重塑中国石油良好形象”大讨论、“合理化建议”等活动,针对科研、技术、管理上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广泛发动全院员工献计献策,提高成本控制管理水平。
提升能力降本增效
七东1区30万吨聚合物驱2014年9月注聚以来,部分油井产聚持续升高导致聚合物驱波及系数降低,聚合物低效或无效循环。准确判断聚窜方向是指导调剖选井和配方选择的重要前提。示踪剂试验是明确注采连通状况和渗流通道发育状况的有效手段。目前市场化的示踪剂测试单井费用较高,利用示踪剂测试辅助调剖选井成本压力大。
要做到精准调剖,首先必须明确聚窜方向,通过资料调研,示踪剂测试费用主要包括示踪剂和现场施工成本、示踪剂检测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费用,示踪剂检测费占总费用的60%以上,只要自主建立示踪剂检测方法,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
实验检测研究院迅速组织科研人员建立示踪剂检测方法,通过4个多月的分析检测和室内物模试验,最终确定了示踪剂检测方法和示踪剂试验的注入工艺及参数。
2016年5月30日开展了第一次示踪剂试验,试验取得成功,示踪剂的推进速度比原动态分析快得多,试验结果直观地说明了产出液中聚合物浓度高的原因。示踪剂试注初战告捷,更坚定了项目组的信心,为下一阶段调剖配方和调剖剂量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纵观实验院上半年的精细成本管控工作,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