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老棉鞋
xiaz72
重阳节早上我刚起床,父母亲就背着硕大的军用迷彩包赶到我家,气喘吁吁的二老顾不上换拖鞋,光着脚板,蹲在冰冷的客厅地板上,一个摁住包,一个拉拉链,父亲患有帕金森,手臂哆嗦的特别厉害,他费了好大劲才把给我女儿新作的棉衣掏出来。父母固执地认为自家做的棉衣实在,生怕他们宝贝孙女挨冻,穿他们亲手缝制的棉衣棉裤才踏实。小孩子一年一个样,这不十年来每年都是做新的,并且每年都是重阳节这天给送过来。望着父母忙碌的身影,我习惯于发愣,这时母亲递给我一双黑色棉鞋,这种棉鞋我小时候穿过,家乡叫老棉鞋,母亲说:“寒从脚下来,留你晚上在家穿。”正在叠包的父亲接过话茬:“鹅绒老棉鞋,暖和又轻巧”。说着二老就走到门口穿上鞋子,说了句“我们回去了”就匆匆离去。我站在阳台,抚摸着老棉鞋,目送父母蹒跚而去,品味二老古怪的性格。
红遍大江南北的《常回家看看》唱出父母期盼的心声,而我家的父母不希望我们兄妹回去看他们,理由是他们喜欢清静,我们回去添乱。还特别针对我做出硬规定,一年最多只能回去两次。我曾为此闷闷不乐,以为自己年逾古稀的父母真是天下少有“老古怪”。但他们每次和我通电话都显得特别兴奋不说,还隔三差五地往我家跑,奇怪的是每次只在我家呆上个把小时后,便火烧火燎地要回家,任你说破嘴皮劝说,都无济于事。时间长了,习惯了他们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一点我始终想不明白,父母距离我家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两个人的来回车费要一张百元大钞,父母这样做既不合符常理,也与他们一向节俭的习惯背道而驰哦。
阳春三月来淮出差的小叔叔解开了我的疑惑,原来父母是担心我们姊妹几个如经常回老家既耽误工作,又可能影响到各自小家庭的和睦……特别是我,常年在施工施工现场,休息时间应该在家歇歇,陪陪妻儿,再往老家跑累上加累啊!他们在家没什么事情,经常跑跑就当成是锻炼身体。来去匆匆是因为怕耽误我们上班。就连逢年过节我们孝敬二老的礼品,都变戏法似的给孩子的压岁钱……
妻晨练回来,看到茶几上女儿的新棉衣,知道父母来过,偎在我肩膀,无语,和我一起轻轻地抚摸着老棉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