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读书,对于重庆能源集团同华煤矿班组员工来说原本是一大“冷门”,有人说没时间读书,有人说没兴趣读书,于是便逐渐形成了“职工书屋成摆设、企业强迫做作业”的奇怪现象。没想到,这一现象却在《工人日报》班组天地发起全国“百万职工一起读书活动”倡议以来有了较大的改观——
员工读书有“三变”
(向良忠)
1月9日,马恒昌等12个全国优秀班组在《工人日报》班组天地、中国企业员工互动平台发表的“一起读书活动”的倡议与重庆能源集团同华煤矿2010年班组文化建设中的“提素工程”不谋而和。在矿宣传部门的建议下,“提素工程”领导小组把“读书活动”作为员工素质提升的内容之一在全矿班组进行了推广。倡议有效果吗?带着疑问,笔者走访了部分班组员工。
牌桌变书桌
1月19日,笔者来到职工书屋。书屋内大约有20多名员工在找书、借书、读书,与往日的冷清场面相比有了较大改观。难能可贵的是,昔日的“牌王”陈世航也加入到了读书的行列。他在书架前来回浏览,看样子他是要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哟,太阳从西边出来了,‘陈牌王’不去打牌也来当读书人了?”员工黄辉一进门就看到了“陈牌王”,便径直走过去,拍打着陈世航的肩膀半开玩笑半当真地问了起来。
“呵呵,人总是要变的嘛!”陈世航笑着回答说:“我以前是喜欢打牌,但现在打牌的人越来越少,老婆也对我下了最后的‘通谍’,早就想金盆洗手了。这次全国发起的读书活动,就更加坚定了我‘转行’的决心,你们可不要打消我的积极性哈!”
“哈哈,不会不会,你继续看、继续看……”黄辉挥着手,边说边加入到了找书的行列……
假学变真学
从职工书屋出来,笔者老远就听见技工学校的教室里唧唧喳喳闹嚷嚷一片。怎么回事?走进教室一看,才发现是学员们正在老师的组织下,兴致勃勃地分组讨论如何才能提高掘进单循环进度的问题。与以前老师在台上讲,学员们在台下“规规矩矩”地听相比,这堂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为什么会这样?”趁着学员们讨论的间隙,笔者问讲课老师李树粼。他告诉笔者,以前员工学习,都是老师在上面高谈阔论地讲,学员们看似在认真听,实则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到头来真正掌握到的东西少之又少,大家早就厌倦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根据全国读书、提素的倡议和一些员工给职教科提出的建议,我们就改变了授课方式,每节课只有针对性地讨论一个问题,让员工们真正弄懂了才进入下一个环节。
“与其老师面面俱到地‘灌’,还不如像这样让我们一点一点地‘吸’。我们来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掌握真本事,否则又费时间又费精力,没有用!”员工杨强对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表示赞同。
盲读变专读
说煤矿员工不爱读书其实也不全对,采煤队员工刘翼平就是一个例外。他生来就喜爱读书,不过他读的书全是小说,除了追求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以外,从不研究其它。
然而,笔者却发现他的口袋里居然揣着一本《煤炭开采工艺》。看见笔者疑惑的眼神,他哈哈一笑说:“不理解了哈?那我告诉你,这些年来读小说不但对自己的素质提升没得帮助,反而还影响了一些正常工作。从现在开始,我要响应号召,读好书、读专业书充实自我!”
“你看你看,狗改不了吃屎的本性,他又开始喊标语口号了!”旁边的工友们集体起哄。
“不管你们信不信,我走自己的路,让你们去说吧!”说完,刘翼平掏出书本,像模像样地读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