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2016光伏领袖峰会暨中国光伏投融资论坛在杭州西子湖畔隆重举办。会上,时任临汾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杨刚杰就临汾光伏扶贫经验进行了分享,引起了业界极大关注。 |
鲜为人知的是,光伏发电扶贫工程,正是杨刚杰在扶贫投入机制方面的一个重大创新,也开创了全国扶贫的一个新模式,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能源局的高度认可,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新时期实施精准扶贫的十大工程之一,目前已在全国大力推广。 |
杨刚杰,生于1958年11月,山西襄汾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原任临汾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从1997年开始至今在扶贫战线工作了20个年头,他始终心系贫困农民,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大力实施扶贫重点工程,把自己的所有精力和智慧都投入到扶贫事业之中,为临汾市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使临汾市的扶贫工作多年来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全国扶贫系统享有嘉誉。 |
沼气开发的“临汾模式” |
杨刚杰出生于革命老区,自小就与贫困农民结下了深厚感情。在工作中,他始终把贫困农民的疾苦放在心里,把贫困农民的冷暖挂在心上。他了解到广大农村由于缺少能源,仍使用树枝、农作物秸秆和煤炭作炊事燃料,给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当初临汾市无人问津沼气,他就超前地意识到沼气作为一种环保、清洁的新型可再生能源,很值得在农村大力推广。 |
2000年10月,杨刚杰到山东临沂参加全国21世纪初扶贫工作研讨会,期间实地参观了山东省农村小型沼气工程。会后,立即从山东引进了新型沼气模具,经过试点示范,深受贫困地区群众欢迎。 |
2001年初,临汾市委、市政府将沼气扶贫工程列为全市新世纪初扶贫开发的一项重点工程之一,先期在浮山、大宁、永和、隰县、汾西、古县等6个贫困县示范建设了300个沼气池,受到了国务院扶贫培训中心的高度关注。 |
2001年6月,国务院扶贫培训中心在临汾市召开了全国北方地区沼气扶贫工程现场会,掀起了该市沼气建设的热潮。 |
2003年9月,省政府在临汾市召开了全省沼气富民生态工程现场会,把临汾市的做法和经验定位为“临汾模式”,把此项工程确定为“省长工程”,在全省全面推开。 |
同一年,杨刚杰又率先推广新型高效玻璃钢沼气池,彻底解决了黄土高原湿陷性地质影响水泥沼气池使用寿命的难题,直至今日,临汾市沼气开发已走过了16年的艰辛发展历程,全市农村户用沼气池达到12万座,四位一体日光温室1000余座,100立方米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15座,大型沼气工程7处,处于北方地区前列。 |
打造百万亩山地有机苹果 |
杨刚杰是临汾市有机产业开发的尝试者和先行者,更是有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策划者和推动者。 |
从2001年沼气开发起步的时候,他就紧跟国际、国内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率先在山西省提出有机产业发展理念,在临汾市十个山区贫困县超前推广发展有机食品产业。截至目前,共建立有机食品示范基地23个。 |
2013年,在杨刚杰的主导下,率先在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中开展产业项目跨省协作,临汾市与陕西省榆林市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启动实施了吕梁山百万亩山地有机苹果产业项目,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
目前,临汾市吕梁山片区5个国定贫困县有机苹果(含转换期)面积已发展到4万亩以上,果农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到“十三五”末,可为临汾市西山七县带来超过80亿元的收入,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临汾市的有机产业发展实现量和质的飞跃。 |
多年来,他先后邀请台湾、南京、杭州等地的有机产业知名专家考察指导临汾市的有机产业发展情况,建立了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在市、县两级举办培训班60余期,使临汾市的有机产业从探索走向成熟的发展之路。2012年,在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有机农业峰会上,他被组委会评选为“中国十大有机行者”之一。 |
光伏扶贫的“天下第一站” |
20年来,杨刚杰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扶贫开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思想观念上大胆创新、力求突破,在谋事视野上胸怀全局、超前谋划,在工作标准上精益求精、主动作为,总是把创新超前的思维贯穿于扶贫工作的方方面面,多次创新扶贫新机制,打造扶贫新模式,开创了全省、全国的先河。 |
光伏发电扶贫工程,是杨刚杰在扶贫投入机制方面的一个重大创新,也开创了全国扶贫的一个新模式,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能源局的高度认可,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新时期实施精准扶贫的十大工程之一,目前已在全国大力推广。 |
在他的大胆谋划下,临汾市的光伏扶贫工作较早就起步了,2013年5月在大宁县而吉村开始建设第一座村级100千瓦光伏电站,2015年8月10日,国务院扶贫办刘永富主任到该村调研时说,这是光伏扶贫“天下第一站”。 |
截至目前,临汾市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实施了127座村级光伏电站;针对无劳动能力的深度贫困人口,实施了9个由企业承建的10兆瓦以上小型地面电站。电站全部建成后,该市光伏扶贫工程建设总规模将达到134.5兆瓦,村级电站预计每年可发电1800万度,收益1800万元;9座小型地面电站预计每年可发电1.56亿度,收益1.56亿元。 |
光伏扶贫工程的实施,使精准扶贫成为现实,两个全覆盖确保贫困群众2020年同步达小康;实现了扶贫开发由“输血”向“造血”的根本转变,开创了资产收益扶贫的先河;实现了贫困村集体经济的“破零”,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稳定基层政权意义重大。 |
率先启动“消费扶贫工程” |
消费扶贫是国际公平贸易中国化的名称,是扶贫投入机制的重大创新。在临汾市贫困地区率先开展国际公平贸易一直是杨刚杰多年来的心愿,他也为之不懈努力着。 |
在他的大力倡导下,2015年8月国务院扶贫办刘永富主任在临汾市调研扶贫工作期间,专门安排临汾市筹划启动“消费扶贫项目工程”试点工作,创新打造精准扶贫又一新模式并逐步在全国推广。 |
在项目筹备期间,杨刚杰多次与国务院扶贫办海波司长沟通。该项目依托互联网,以消费扶贫产品标签为纽带,采取积分管理机制,一方面鼓励居民积极购买“消费扶贫”产品;另一方面鼓励国内生产、经营主体积极经营“消费扶贫”产品;通过打造“消费扶贫”品牌影响力,以市场为手段,开辟扶贫开发的新途径,在社会扶贫中激发社会各界“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能动性。目前临汾市的消费扶贫工程已全面启动,下一步将以消费扶贫认证标准为基础,推广消费扶贫项目。 |
在杨刚杰的带领下,临汾市完成了上级扶贫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该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卓越贡献。尤其是“十二五”期间,他千辛万苦上北京、跑太原,千方百计跑项目、争资金,累计争取各类扶贫资金16.39亿元,数额之多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解决了2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3974元增加到2015年的6157元,年均增幅达11%。 |
|
|
从事扶贫开发工作20年,杨刚杰始终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工作劲头,成为山西省扶贫系统思想最 开放、政绩最突出、群众最满意的领导干部。在他的带领下,临汾市扶贫办先后15次受到省扶贫领导组、省扶贫办和临汾市委、市政府的表彰,2008年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临汾市委下乡办连续14年获得了省委表彰的“先进单位”称号。他本人也获得了多项殊荣,先后被临汾市直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临汾市委、市政府授予“农村小康工作先进个人”,被山西省干部下乡领导组授予“模范工作队员”,2008年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被山西省老促会评为优秀老区工作者。 |
|
本报记者 董杰 通讯员 赵景华/文 刘宏刚/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