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型感冒
风寒型感冒大多发生在体质比较虚弱的人或老人、小孩身上,主要是受风着凉导致了身体受到细菌的攻击。人们一般都会感觉发冷、鼻塞严重、咳嗽痰清的症状,在选择食物上最好选择可以帮助发汗,能将寒气排出体外的食物。
食疗方:葱白粥、姜汁水。
1、葱白粥。将粳米加水煮粥,放入生姜、葱白(最好将须根也加入)、少量米醋。葱白中含有一定的蒜素,在抗菌消炎的同时,也会起到发热散寒的效果。但是,葱有辛辣味,所以,煮粥时不要放太多,大概用两指宽的小段切碎放入即可。
2、姜汁水。姜是暖身佳品,具有驱寒、止咳和提神的功效。可以将1-2片鲜姜捣碎放入水中烹煮一定时间饮用,可以放入少许糖来调节口味。
暑湿型感冒
这种感冒有明显的季节性,除了畏寒、发热等症状外,还伴有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在选用食材时最好能兼顾祛湿和消食的作用。
食疗方:红豆粥、三花汤
1、红豆粥。将红豆放入水中煮软后再放入粳米,煮熟即可。红豆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还含有造血必须的铁元素,在孕中晚期吃有利于帮助血容量的扩充。在哺乳期时食用还可以促进乳汁分泌。
2、三花汤。将金银花、菊花、茉莉花烹煮成茶饮,感冒时喝可以清热解毒,平时喝则可以预防上火。如果孕妇在怀孕前有体寒的状况,泡菊花时最好选择味道不苦的甘菊,以免身体过于寒凉。
食疗与治病一样吗?
我们通常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重要来源,不过,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而且,很多食物也可作药用,也就是“药食同源”。而中药药材取自天然的植物和动物,这与化学合成的西药有本质上的区别。我们知道“药补不如食补”,如果能够通过日常饮食调整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来维护身体健康,而不用去喝苦药汤子,那何乐而不为呢?当然,食物疗法也是有自己的应用范围,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营养,而这些营养素有保持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对于疾病,食疗只是起预防和缓解的作用,而治疗则需要药物的加入。而且,食疗效果需要的时间较长,对于很多急性疾病是起不到控制作用,所以二者不能相提并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