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一周璧山
8月31日,璧山区大路街道团坝村,农村留守妇女参加技能竞赛。当日,该区妇联在团坝村开展留守妇女手工撕件劳动技能竞赛,50名农村留守妇女现场比拼摩托车配件加工技术。据了解,该村有不少留守妇女在摩托车配件企业打工,通过技能比拼,旨在让留守妇女们相互学习、提升劳动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璧山精神卫生中心明年7月建成投用
8月31日,记者从区卫生计生委获悉,自今年6月开工以来,璧山精神卫生中心基础工程现已完工,预计主体工程(一期)11月底完成,将在明年7月投用。
据了解,我区现有各类精神病患者2759人,其中危险性评估3级及以上就有536人。作为璧山唯一一家精神卫生机构——璧山精神卫生中心目前仅有编制床位50张,虽实际开放床位300余张,但仍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中心病房“一床难求”让不少患者只能在家治疗。
今年,我区将“新建璧山精神卫生中心项目”列入了重点民生实事,在丁家街道天灯村新征地约30亩,规划新建一所能容纳300张病床,以精神疾病、老年病、心理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精神卫生中心。
璧山连续四年实现环境安全零事故
9月1日,记者从区环保局获悉,我区近年来加大环保治理力度,从2013年至今全区环境安全保持零事故,为市民提供了安全美丽的居住环境。
据了解,我区通过加大环境监测工作力度,实施城区空气质量日报制度,定期对集中式饮用水源、次级河流断面、区域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进行监测,每季度按照10%的比例对91座水库和571口山坪塘、148个精养鱼池进行监测。通过大力实施环保行动,淘汰黄标车82辆、老旧汽车179辆,对近1000家监管企业排污口和2503家餐饮污染源实施规范化整治。
截至目前,我区成功处置846件环境投诉,连续四年环境安全保持零事故,有效保障群众的环境权益。
璧山获全市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8月29日,记者从区环保局获悉,我区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于近日荣获重庆市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
据悉,自2013年7月开始,我区在持续巩固前期治河、治污、创模成果的基础上,把辖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向纵深推进,以生态创建为统揽平台和工作抓手,将美丽璧山、生态璧山建设的触角从城市延伸到镇村,全面启动生态村社区、生态镇街、生态区三级同创工作,围绕水、气、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全面整治,着力改善辖区环境质量。实施“四清四治”环保物联网建设,高水平管控环境。
另外,全力做好“水文章”,全区所有场镇、自然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建设实现全覆盖。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高起点谋划实施村容镇貌靓洁工程,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49.7%。坚持绿色化政绩考核体系,实施污染企业“零容忍”,全区累计关停污染源1066个,一度损失超过100亿的工业产值,而今却换来了产值达2000亿的低污染、低能耗绿色产业链。
全区除城市规划区内的璧城、璧泉街道外,青杠、大路、正兴等12个镇街已通过国家级生态镇街验收,来凤街道已通过市级生态镇街验收,61个涉农村(社区)创建为市级生态村(社区)。
新加坡伊顿幼儿园正式开园
9月1日,璧山新加坡伊顿国际幼儿园正式开园啦。
据悉,璧山新加坡伊顿国际幼儿园位于美丽的东岳公园,校区依湖而建,环境优美,总投资近5000万元,总占地约7000平方米,户外活动面积近2000平方米。幼儿园招生年龄段为18个月-6岁,共开设18个班,其中包括亲子班、双语班、国际班及全托班,可容纳近500名幼儿。
幼儿园园长康志琴介绍,幼儿园拥有科探室、声像阅览室、音体室等,每间面积达到140平方米左右,能够激发幼儿更多的好奇与探索,萌发学习兴趣。对于孩子的培养,该园将以感官体验为主,让孩子探索大自然,促进和提高社交、认知、情感、身体和创造性等方面能力。
璧山审核新增5000条地名
8月30日,记者从璧山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审核会上获悉,自我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我区新采集了5000余条地名信息,与会人员对这些地名进行逐一审核。
据了解,自1980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以来,至今已有30多年的时间。为反映辖区内地名现状,我区适时开展地名普查信息采集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地名标准化、审音定字和确定历史地名等录入工作。
本报记者 张小林 整理
来源:重庆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