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针对采场条件日趋复杂、灾害威胁日益加剧、安全风险不断加大的实际,山东兖矿集团兴隆庄矿始终把安全作为推动矿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和首要保障,认真实施集团公司“153”安全管控模式,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防治胜于救灾、健康价值无上”安全理念,坚持文化筑基、管理固本、科技兴安、创新强企,截至8月31日,顺利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5周年。
该矿广泛开展“安全素质提升年”活动,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安全警示教育和典型案例分析,构建“互联网+”安全教育新模式,自主拍摄安全微电影,建立劳模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持续开展班组长安全网络培训、“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活动,职工安全素质和操作技能实现“双提升”。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建立实施以矿及科室系统评估、区队“三位一体”评估、班组重点工序评估、岗位“五五”评估为内容的“四级”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增强职工辨识风险、控制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有效避免零打碎敲事故发生,矿井被山东煤监局列为全省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试点矿井。
该矿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明确管理职责和管理权限,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严格开展安全隐患“大、快、严”及“五查五反”安全集中整治活动,强化顶板防冲、一通三防、地测防治水等重点领域治理,全面细致排查各类安全隐患,提升安全管控能力。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坚持正规循环作业,优化矿井设计,认真落实276个工作日制度,科学调整劳动组织。大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行开工生产准入制度,每班对现场工程质量、岗位工作质量、现场安全环境进行评估,落实安全质量终身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安全自主管理能力。
该矿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深化智能监测监控,承担建设了集团公司“光纤综合监测监控示范矿”项目、国家安监总局“煤矿智能监测监控安全保障示范工程”,研发应用激光甲烷、光纤振动、光纤压力等10余种传感器,建立井下作业场所精细化三维模型,建成精确人员定位及应急联动系统,实现工作面2米内人员精确定位,矿井被国家安监总局列为“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试点示范企业。深化灾害超前防控,创新综合防灭火技术,设计应用粉煤灰充填密闭和钢筋混凝土密闭,彻底隔断采空区与外界联系。同时,注重重大灾害技术研究、注重装备升级、注重管控体系建设,矿井重大灾害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尹大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