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即使在今年汛期雨量最大的时候,酸性水库的水位距溢洪口仍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做到了‘滴水不漏’。”德铜环保工作部部长占幼鸿说,今年1-7月,该矿累计处理酸性水2253万吨,日平均处理量达10万吨,不仅实现了“零排放”,还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释放前期环保投入效应,保障环保设施高效运行,确保酸性水库随时处于低水位状态。”这是德铜今年“治水”的一大突破。
    酸性水处理一直是德铜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该矿加大投入,包括污水收集、输送、处理系统在内的环保完善工程陆续建成运行,全矿酸性水日处理能力从4.5万吨跃升到10万吨。
    环保硬件设施提升了,如何提高环保运行软实力?自年初开始,德铜就紧绷环保这根弦,在完善细化去年建立的反馈协调、预警预报、现场检查、应急处置四大机制的基础上,深入推行环保月度作业计划,并以抓好物资、供电、设备、输送和检测“五个保障”为切入点,狠抓环保设施工艺控制,全力挖掘管理效能。
    “7公分,不仅代表着水渠水位的高度,还说明每小时将近有600多立方的水流量。”据德铜精尾厂水一工段副段长杜金俊介绍,汛期中,他们都会安排组员对每班的进水渠水位、库区雨量及水泵运行等情况,进行监测和记录,并通过数据分析、跟踪排查异常指标,保证了每一班设备的满负荷运行。
    据统计,1-7月份,德铜的降雨量达1420毫米,其中产生的酸性水对于矿山来说,更是一种创效的资源。今年,百泰硫化铜厂充分挖掘现有废水处理设施的潜力,强化工艺过程控制,至7月,已完成酸性水处理量1206万吨,生产硫化铜1300吨,同比去年高出300吨,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事实上,早在本世纪初,德铜就进行了“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有益探索,将工业废水一分为三,分别用于废石场喷淋浸产铜、与尾矿库中碱性水中和后作为选矿生产用水、废水处理站处理成达到排放标准的清水。今年,德铜依靠科技力量,不断加大废水循环利用力度。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将水耗等指标与班组产量、员工绩效挂钩,提升全员节本意识;开展回水替代清水试验攻关,实施管路改进,加强对设备冷却水、自然雨水的收集利用……7月份,该矿选矿回水复用率达到91.45%,高出计划1.45个百分点,有力助推了矿山提质增效。
来源:慧聪五金网 |